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

(第一卷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一九九四年於加州迪安薩學院

 

(此講錄出自淨空法師專集文字講堂)

 

第一卷

 

諸位同學:

 

這一次研究淨宗經典的核心,是非常殊勝的因緣。這些年來,淨宗在各處都有良好的發展。為什麼在大乘許多宗派中,我們特別提倡淨宗?佛法是佛陀對於一切眾生究竟圓滿的教育,他為我們說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唯有明瞭真相,才能夠正確解決一切問題,包括我們眼前生活的問題,與將來歸屬的問題。

 

佛在一切經裡跟我們講到最究竟、最圓滿的原理,所用的名詞,在各宗各派都不完全相同,可是把內容歸納起來,確實是一致的。大乘經裡常講「照」、「寂」兩個字,確實能包括整個大乘佛法的精髓。

 

「照而常寂,寂而常照」是禪宗裡常見的名詞,用在淨宗,我們更容易體會,更容易了解。「照而常寂」,就是一心不亂,這是自受用。如《楞嚴經》中所說的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是真實的功夫,真實的受用。「寂」就是淨宗講的清淨心。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講的「清淨、平等」,就是「寂」。而「照」就是「覺」,是究竟圓滿的智慧。

 

「寂而常照」,是從清淨、平等裡面,放出無量無邊的智慧光明。這就是菩薩大慈大悲,普度眾生。經上講:「惠予眾生真實之利」,是他受用。所以「寂、照」兩個字,不僅僅是禪宗的專利,用在淨宗,也恰到好處。古大德告訴我們,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目的就是希望每一個人,都能達到這個境界。如果我們能從「照」到「寂」,那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是真正的幸福美滿。

 

其實有了「照」,就能從日常生活中,樣樣歸到清淨心,歸到平等心。心淨則土淨。這就是淨宗的宗旨,淨宗修學的目標全在本經的經題上。要想在一生中,真正達到這個目標,在所有經教裡面,禪是最快速的。但是修禪的根性,不是每一個人都具足的。像六祖在《壇經》裡說的,他教學的對象是上上根人,不是普通人。換句話說,中、下根人沒份。因此世尊為我們開啟淨宗法門。

 

淨宗法門的好處確實能涵蓋一切眾生。上至等覺菩薩,我們在華嚴會上看到文殊、普賢,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最後都念佛歸淨土;下至三途地獄眾生,一念、十念都得往生。所以淨土法門才是真正普度一切眾生。

 

淨土法門,小本《阿彌陀經》以及本經,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所讚歎的。一切佛都讚歎,這不容易。一切佛既然讚歎,一切佛當然為眾生宣講,像釋迦牟尼佛一樣,普遍勸導大眾念佛求生淨土。因此修學淨土法門,讀誦淨宗經典,稱念佛號的人,都蒙一切諸佛的加持。所以在末法時期,尤其現在是個世界大亂的時代,縱然其他法門有殊勝之處,在時間上已經迫不及待了。唯獨淨土法門用的時間少,簡單、容易、穩當、快速。

 

蕅益大師的《彌陀經要解》,教我們一定要順從諸佛真實的教誨。淨土法門是諸佛真實教誨,要決定不疑,要認真努力修學。因此淨宗早課,就選第六品四十八願;晚課選《無量壽經》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。目的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修學的人,心要像佛的心,願要同佛之願,我們的解、行,樣樣遵照佛的教誨。因此經中所說的殊勝利益,必定在現前就會得到。這也是我們淨宗選定早晚課誦經文之由來。這一點我們必須非常清楚。

 

本經前面兩章是阿彌陀佛的傳記、阿彌陀佛的歷史。他在因地是一個國王的身分,因為聽佛講經說法,覺悟了,捨棄了王位,發心出家修行。他的願力不可思議,慈悲不可思議。他自己成就了,還想幫助一切眾生,使一切眾生都能在一生中,得到圓滿的成就。

 

他的成就不是偶然的,是接受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,廣博的教導與威神加持。在第四章跟第五章。這一段歷史非常重要,可以看到他求學的經過。

 

老師以威神,將十方一切諸佛的剎土,展現在他的面前,讓他仔細去參觀。就像我們現在所講的: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。他見到許多的世界,有六道輪迴,有三惡道,有善的,也有惡的。於是他發心,取人之長,捨人之短,建立一個完全沒有缺陷的世界。不善的都避免,所有諸佛剎土裡面好的、善的,都採取。換句話說,他建立的極樂世界,就是集一切諸佛美好的大成,非常符合今天科學的理念。所以他的極樂世界,不是憑空想像的,也不是什麼神力變現出來的,是參考許多諸佛剎土而建造的。我們看到非常歡喜,也非常敬佩。

 

極樂世界建好之後,他向老師報告。第六章就是他的報告,全文把極樂世界一切狀況為我們詳細說明。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講了許多經典,我們仔細觀察,確實沒有一句違背四十八願。可以說所有一切淨宗經典,都是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。可見得這一章經就是淨宗的根本,淨宗的根源,非常重要。

 

發大誓願第六。

 

法藏白言。唯願世尊。大慈聽察。

 

這是他向老師報告他建立道場的成就。他在老師會下,法名是「法藏」。「世尊」就是世間自在王如來,是他的老師。『唯願世尊。大慈聽察』這是非常恭敬的話。下面就是非常著名的四十八願。本經會集時,採取二十四願為綱,四十八願為目,所以實際上是二十四段,小註就是四十八願。

 

我若證得無上菩提。成正覺已。所居佛剎。具足無量不可思議。功德莊嚴。

 

這四句是總綱。由此而知西方極樂世界之殊勝。西方極樂世界比一切諸佛剎土都好,好在那裡?就好在「具足」,具足是沒有欠缺。『無量不可思議,功德莊嚴』。在本經經題裡,也略說「無量壽、莊嚴」。「無量」就是此地「無量不可思議功德」。壽命是無量不可思議功德的一種,用這來做代表。為什麼不用其他,像光明、智慧、神通、道力,而要用壽命?佛與祖師告訴我們,無量莊嚴裡壽命是第一莊嚴。假如沒有壽命,所有莊嚴都落空了,所以壽命是第一。有無量的壽命,才能享受到無量的莊嚴。所以用「無量壽」來代表,道理就在此地。

 

一切莊嚴之中,第一殊勝的莊嚴,無過於「十念必生」。這很了不起,不亞於無量壽。「十念必生」、「同生四土」、「不退成佛」(不是普通的不退,是圓證三不退),這三條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都沒有的。西方世界比其他一切諸佛剎土,好在那裡?你只說出這三條,大家就沒有話說了。諸佛剎土有的是不錯,是很好,不容易去,門檻太高,我們沒有能力進去。阿彌陀佛極樂世界,十念就能往生,我們有份,我們做得到。十方世界菩薩,都有退轉,進進退退。只要一到西方世界,即使下下品往生,也圓證三不退。這是一切諸佛剎土沒有的。

 

圓證就是保證一生成佛,完全是真實不虛。所以這四句是大願的總綱領,涵蓋了全部大願。下面才為我們細說。

 

無有地獄、惡鬼、禽獸、蜎飛、蠕動之類。

 

這是第一「國無惡道願」。這一句是說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。我們必須曉得,六道輪迴從那裡來的?今天許多科學家、哲學家、宗教家,都在探討。有許多學說,沒有一個能叫人心服口服。原因在那裡?都講得不圓滿。為什麼不圓滿?說實在話,事實真相他沒有見到,只在那裡推想。

 

佛講的,是佛親自見到的。佛告訴我們,他能見得到,我們也能見到,這是事實。為什麼他見得到,我們見不到?佛說:「一切眾生,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、執著,而不能證得」。佛說了,我們有妄想,所以見不到;有執著,所以見不到。

 

佛教講二障。有這兩種障礙,就不能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宇宙怎麼來的?怎麼形成的?怎麼演變的?你見不到。人從那裡來的?我們有過去、有現在、未來。為什麼都見不到?因為有障礙。妄想經過多生多劫的發展,就成為所知障。執著就演變變成煩惱障。有妄想,有煩惱,心不清淨,就見不到真相。假如能把妄想、煩惱斷了,心恢復清淨,就見到事實真相了。這是「照見」。

 

「照、寂」。「寂」就是心清淨,這個很重要。。有煩惱、有妄想,就不寂了。妄想、煩惱沒有了,清淨心才能照見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佛是見到了經上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。阿彌陀佛非常慈悲,知道我們的心不清淨,很難做到清淨,他有一個好的修學環境,就是極樂世界,讓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修學,到極樂世界去成就「寂、照」。

 

所以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,也沒有六道輪迴。十法界是妄想、執著,變現出來的。妄想、執著有輕、重不同,所以才有十法界的差別。地獄是最嚴重的惡業所感。佛法講十惡業,是「身」造殺、盜、淫;「口」造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;「意」(就是心裡的念頭)造貪、瞋、癡。這十種叫十惡。這十種每一個人都有。如果沒有,你怎麼會到這個世界上來?你怎麼會六道輪迴?沒有,就超越六道了,不是凡人。既然是凡夫,一定就有。雖有,有輕重等級不同。輕的能感三善道,惡的必定墮三惡道。所以地獄,是造極重的惡。餓鬼道就比較輕一點,畜牲就更輕,都是十惡業所感。

 

這就說明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造十惡業的人,所以沒有三惡道。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有三惡道?因為很多人造十惡業,所以才感得惡道的果報。這是我們要注意的,也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

 

我們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,念佛能夠得一切諸佛本願威神的加持。從密宗上來說,念佛得一切諸佛如來的灌頂,這是真的。《無量壽經》上講,一切諸佛天天給你灌頂,但自己不知道。特別是誠心誠意念佛的時候,得一切諸佛灌頂。所以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。因此我們一定要避免造十惡業,一定要曉得人生很短,幾十年的光陰一彈指就過去了。年歲越大,感觸就越深。我們做個檢討,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做了些什麼?大多數人一回想,這一生空過了。這是真的,到頭來一無所獲,真是佛在經上說的: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。一生造作許多的罪業,造作許多的過失,那又何苦來?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。

 

我們今天明白了,覺悟了。如果不覺悟,怎麼會來聽經?怎麼會念佛?覺悟有程度淺深的差別。希望我們覺悟由淺而深,從今而後不造惡業;不但不造,心裡惡念都沒有。念頭起來怎麼辦?馬上換成阿彌陀佛。把念頭轉在佛號上面,把念頭轉在經典上。所以我勸大家經要念三千遍。為什麼念這麼多遍?使記憶深,念頭一起來,想經典裡的教訓,想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,把念頭轉過來,真正能做到「憶佛、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。把念頭從這裡轉。如果經典不熟,就隨著妄想去了,收不回來,轉不過來。這就是讀經的重要性。所以讀經現在在美國、在台灣、在南洋、在中國大陸,有不少人超過一萬遍。我聽了非常歡喜,這樣才真正能進入修學狀況。也就是寂跟照的狀況。

 

「寂、照」是無限深,有那麼一點,就得受用了。這兩字要相應一點,就的確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心地清淨、智慧、聰明。「照」就是智慧,無論是眼見、耳聽,跟從前決定不一樣,看得清楚。對於一切法,邪正、是非、善惡,有能力辨別。雖然有能力辨別,但心是清淨的,心決不沾染,這是真功夫。有能力辨別,心地還沾染,不算功夫。必須心地不沾染,樣樣清楚,樣樣明瞭,這才是功夫。

 

所以十惡一定要斷。三福裡面講「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」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,要以三福為修學的基礎。現在我們就要開始認真努力去修學。

 

所有一切眾生。以及焰摩羅界。三惡道中。來生我剎。受我法化。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 

這是第二「不墮惡趣願」。由此可知,阿彌陀佛的心、阿彌陀佛的願望,念念希望幫助眾生成佛,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究竟圓滿的果證。這值得我們深深的反省。

 

我勸大家早課念這段經文,不是念完就算了,這沒有用處。念了之後,撿討我的願像不像阿彌陀佛的願?我的心像不像阿彌陀佛的心?阿彌陀佛用什麼心、用什麼願對一切眾生,我要向他學習。這樣早課就沒有白做。阿彌陀佛的心願太大、太廣了,我們學不來。學不來,天天學、月月學、年年學,就學會了。必須要積以歲月,才能慢慢把我們自私自利的念頭轉過來,與佛心、佛願相同、相應,這就對了。

 

佛用平等心對待所有一切眾生。沒有對這個歡喜,對那個討厭。我們最大的毛病,實在講就是有好惡之心。難道我們就善、惡不分了?邪、正莫辨了?不是的。是善惡、邪正,照得清清楚楚,心地要乾乾淨淨。如果有好惡,心就不清淨。對於惡人,我們要想方法感化他,要想方法教他覺悟。他實在不能接受,是緣不成熟。緣不成熟時,對待他,要敬而遠之。我們對他恭敬,和他保持一個距離。這個距離,並不是永遠保持,要看他的變化,想方法如何來接近他,如何來幫助他,如何來改變他。絕對不是捨棄他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。所以一定要用清淨心、平等心,來對待所有一切眾生。這能看出他的慈悲、平等。

 

底下就舉惡道,一般人最討厭的『焰摩羅界』。「焰摩羅」就是鬼道。我們平常看到有一些做惡的人,鬼頭鬼腦,人人都討厭,確實令人痛恨。佛菩薩對他還是慈悲,因為佛菩薩知道他總有一天會覺悟,會回頭的。從這個角度去看,做惡多端的人,我們也能饒恕,而不是很嚴厲的去責備他。他造的惡,必定受果報。果報是誰也不能代替的,佛菩薩也沒辦法替他受果報。果報是自作自受。佛菩薩看在眼裡,生起憐憫之心,同情之心,如何幫助他?諸位要曉得,幫助他,就是教他覺悟。他要是不覺悟,佛菩薩一點方法都沒有。他覺悟了,就能改過自新、回頭是岸。幸福一定要自己求。福報一定是從善心、善行中得來的。

 

世出世間,如果我們仔細觀察,總結論就是一個「因果」。因果是定律,善因一定有善果,惡因一定有惡報。人過分為自己著想,自私自利,迷惑顛倒,才造作許多罪業,受不善的果報。

 

覺悟的人跟一般人不一樣,念念為眾生著想,念念為社會著想。他得的善果是自然的。所以覺悟的人,心量就開擴了。迷惑的人心量很小,縱然修福,福報有限,中國人常講「好福氣」,福裡有氣受,享得不自在。為什麼?因為心量太小,所以修的福裡,有不清淨的果報。心量廣大的人,他就自在了。

 

造作五逆十惡之人,阿彌陀佛都能收容,都有雅量能包容他,『來生我剎』。這是一念回頭,叫「懺悔往生」。我們在大經裡看到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一種是修善積德,信、願、持名,往生的。所以裡面有三輩九品。另外一種是惡業造得很重,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勸他;他悔改、發願求生淨土。他臨終真正回頭,真正懺悔,所以一念、十念也能往生,是懺悔往生。

 

也許你要問,他一生造這麼重的罪,臨終念這一句、兩句佛號,也能往生,這不是太不公平了?這是因為你只看到這一生。這個人前生、前世你沒看到,前世還有前世你也沒有看到,你只看到他這一生。假如看到他前生、前世,就會同意,他應該往生。能有幾個造惡的人,臨終肯懺悔,肯回頭?不容易。臨終能懺悔,能回頭,必定他過去生中是大修行人,有很大的善根的力量;這一生中都迷惑顛倒,臨終遇到善友一提醒,他過去世的善根現前。那裡是個個作惡的人臨終都懺悔,都回頭?

 

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上跟我們講得很明白。我們在這一生能聽到這個法門,能見到阿彌陀佛的相,能聽到阿彌陀佛的名,都不是偶然的,而是過去生中累劫修的善因。像經上跟我們說的「無量劫來,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」,這樣大的善根。我們既有這麼大的善根,過去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,為什麼還不成就,今天還落得這個樣子?就是放不下。一個是執、一個是情。情是迷。迷情只要有一點點,就產生障礙了。有妄想、有情執,所以才落到這個地步。

 

雖然落到這個地步,但是多生多劫善根的薰習,力量很大。只要有人提醒,它就起作用,何況還有佛力的加持。所以遇到這個法門,這一生中就有辦法。遇到其他的法門,我們情執斷不了,就出不了三界。我們今天念佛,情執還是斷不了,為什麼能往生?只要能把它暫時壓住就行了。暫時把它伏住容易,斷就難了。其他法門要斷才能出三界。淨宗法門教你伏住,就是用「阿彌陀佛」這句佛號把它伏住。在什麼時候伏住?在臨終往生那一剎那伏住,就管用了。

 

也許諸位聽了,認為現在還可以不要伏,到臨終再伏。這個理論上講沒錯,但是到臨終那一剎那,能不能伏住?是個問題。因此要想臨終那一剎那,真的伏住,現在就要練習。天天練習,時時刻刻練習,臨終才有把握。這是平常要練兵,臨終是打仗,才能打勝仗。平常對於情要看淡,對於阿彌陀佛要看重,把觀念換過來,這樣我們才能伏得住,我們才會有把握。

 

到達西方極樂世界,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化,接受他的『法化』。「法」是講他的教學,有非常高明善巧的教學方法,教導我們。「化」是成績。我們確實接受佛的教學,就能變化氣質,就能化凡成聖,化情成智。這是講教學的成績。

 

『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』。這句話是大乘佛法教學最高的總目標,就是成佛。「成佛」是什麼?就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這句話是梵語音譯的,翻成中文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用現代的話來講,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。對於宇宙人生無所不知,無所不曉、無所不能,這樣的智慧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。那麼得到圓滿的智慧,我們就叫他做成佛。

 

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成佛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「正覺」是阿羅漢,這是小乘最高的果位。菩薩稱為「正等正覺」。「等」是等於佛,但是他還沒有到佛的程度,只等於而已。加上「無上」,智慧才達到真正圓滿。所以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虛空法界都照見。由此可知,到這個程度,這個心是「寂」。「寂」達到了圓滿,達到了最高的境界(就是清淨心的純度),所以他的智慧、光明是沒有限量的。在阿羅漢、菩薩時,他們的智、照還是有限量的。到如來果地上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這智慧真的是無量無邊。

 

這是我們的本能圓滿恢復。佛跟我們講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(如來的智慧是「照」,如來的德相就是「寂」,一切眾生都具足),但以妄想、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。

 

所以佛的心、佛的願,不僅僅希望我們往生極樂世界,而是去成佛。到那邊去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這才是阿彌陀佛的心願。我們真正發心學佛的人,聽到這些話,看到這個事實,西方極樂世界怎能不去?要不去,不但辜負阿彌陀佛,辜負釋迦牟尼佛,辜負一切諸佛如來,也辜負了自己這一生無比殊勝的因緣。

 

一生中遇到這個法門不容易。經上常講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我們這一生能遇到不是偶然的。遇到而空過了,那是真正可惜。世間所有一切事情,沒有比這一樁事情殊勝。

 

不復更墮惡趣。

 

縱然是惡道眾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再不會墮惡道。換句話說,再不可能墮到六道輪迴,永遠出離三界,永遠脫離輪迴。

 

這是第一願。真的是無比殊勝。因為十方諸佛世界都有輪迴,都有惡道,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。

 

得是願。乃作佛。不得是願。不取無上正覺。

 

『得是願』。這一願阿彌陀佛做到了。『無上正覺』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現在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,成佛已經十劫了。可見得他這個願早已經圓滿了。

 

我作佛時。十方世界。所有眾生。

 

大家要特別記住,『十方世界,所有眾生』,是上從等覺菩薩,下至惡道眾生都包括在裡面。我們從這地方看出他的清淨、平等、慈悲。要在這個地方學。

 

令生我剎。

 

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無論是什麼人,無論是從那一道去的,無論是善、是惡。剛才講了,善是善念願生的;惡是懺悔求生的。只要一懺悔,惡人也變成善人了。

 

皆具紫磨真金色身。

 

這是第三「身悉金色願」。「磨」是形容清淨、無染,精純到極處。都是紫真金色身。我們講的體質,現在科學家為我們分析得很清楚。他能把我們的細胞再分析,分成原子、分成電子,我們的身體是這些物質組合的。這些物質實在講是非常脆弱。西方極樂世界人體質是最純、最精的真金。我們世間沒有這種化學成分。西方極樂世界人是這樣的體質,所以他不生病。我們的體質,那個地方出了毛病,就有病了,而且很容易出毛病,太脆弱了。所以西方世界人身體叫金剛不壞身。這就是他的體質好,是最堅固的物質組成,不會壞的,不會起變化的。他跟阿彌陀佛的身相完全相同,體質完全相同。

 

三十二種。大丈夫相。

 

這是第四「三十二相願」。這一句是說相貌跟佛相同。佛的相貌是圓滿的,佛的身體、相貌找不到一點缺陷。我們今天講美,佛法講「莊嚴」,就是找不到一點缺陷。

 

端正淨潔。悉同一類。

 

這是第五「身無差別願」。這一句非常重要,說明西方世界是真正的平等。我們這個世間,每一個人相貌不相同。為什麼會不相同?看相的人會說:「相隨心轉」。心不同,他現的相就不同。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。你要不相信,馬上就可以試驗。你心裡歡喜的時候,面貌看得很可愛;你心裡煩惱的時候,面貌就可憎。是不是相貌馬上就變了?確實如此。

 

西方世界的人心都清淨。特別是受到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的加持,再加上自己無量劫的善根內薰,所以到達西方世界,相貌同佛。

 

佛為什麼有這個願?這一願非常重要。十方世界,大家相貌不相同。相貌好的人,自己就傲慢,傲慢是煩惱。相貌醜陋的人,他有自卑感。世間不平等,製造了無量無邊的煩惱。所以阿彌陀佛的世界,相貌都一樣。在那個地方傲慢絕對生不起來,自卑感決定沒有。為什麼?相貌完全相同。這段經文是最重要的根據。

 

有一個小冊子,說作者曾經入定,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參訪,回來說西方極樂世界,有男、女、老、少。那就跟這段經文不一樣了。形貌不一樣,可見得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如果是真的話,跟經上所講的一定完全相同。佛法裡也有假的,也有仿冒的,不可以不小心,不可以不謹慎。

 

佛教我們依法不依人。「法」是經典。四十八願是淨宗的核心,淨宗的精要,一切諸佛為我們介紹淨宗,也不能有一句一字與四十八願相違背。凡是與四十八願相違背,就不是真實的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人的相貌完全相同。

 

若形貌差別。有好醜者。不取正覺。

 

佛發了這個願,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跟佛完全相同。我們看世間人畫佛像、畫西方極樂世界的變相圖,佛畫得特別大,觀音菩薩小一點,人又小一點。當然畫圖的人是凡夫,對於佛特別恭敬,這樣畫像其實是不如法的。如果真的要畫變相圖的話,所有的人都跟阿彌陀佛身相完全相同,就是到達西方都一樣。

 

也許有同學會問,都是一樣,到底那一位是阿彌陀佛?那一位是觀音菩薩?這儘管放心。到那個地方,每個人都有「寂、照」的功夫,所以那個人是什麼身分,看得清清楚楚,一點也不會錯。他們的外表確實沒有差別,可是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需要去辨別,照見的智慧、能力就現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