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大乘無量壽

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

(至心精進第五)

 

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

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

 

至心精進第五

 

本品續前。法藏菩薩發大願曰: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。我成佛時,國土佛號,悉聞十方,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蟲類,生我國者,悉作菩薩,無有餘乘。並願所發之一乘願海,超踰無數佛國。世間自在王如來應其所請,為現二百一十億佛剎,法藏皆悉睹見,乃於五劫精勤修習,結得勝願,所攝佛國,超過彼二百一十億佛剎。是故本品名為至心精進。「至心」者,如經文中所示至誠無上之種種心行也。又有進者,法藏於親睹無邊佛剎後,「便一其心,選擇所欲」。文中「一心」正顯「至心」也。「精進」者,「勤求索,恭慎保持,修習功德,滿足五劫」,「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」也。

 

法藏比丘說此偈已,而白佛言:我今為菩薩道,已發無上正覺之心,取願作佛,悉令如佛。願佛為我廣宣經法。我當奉持,如法修行。拔諸勤苦生死根本,速成無上正等正覺。欲令我作佛時,智慧光明,所居國土,教授名字,皆聞十方。諸天人民及蜎蠕類,來生我國,悉作菩薩。我立是願,都勝無數諸佛國者,寧可得否?

 

上段承上啟下。上品中以偈表願,今文中乃以長行白言,「已發無上正覺之心」。蓋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。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。是故法藏菩薩於發無上菩提心後,祈結大願,超勝無數佛國,故請求世尊為演經法。

 

此段大意為:我今行菩薩道時,已發無上菩提之心。願成佛,願一切如佛。故請求世尊為我廣說經法。我當信奉,如法修行。願永離一切勤苦生死之本。蓋生死極苦,又無休歇,故曰勤苦。欲除生死苦果,當拔其根。此根即見思、塵沙、無明等惑。斷盡諸惑,故曰:「拔諸勤苦生死根本」。復願速成正覺。文中「速」,即上品中「速生我剎受安樂」中之「速」字。兩個速字,同顯一心。蓋法藏菩薩度生心切,故願「輪迴諸趣眾生類,速生我剎受安樂」。「諸天人民及蜎(小飛蟲)蠕(小爬蟲)類,來生我國,悉作菩薩」也。群生之類,生其國者,無有二乘,唯是菩薩,必補佛位,是法藏大願,稱為一乘願海。悉成佛果,乃一佛乘故,無二亦無三也。是故三輩往生,皆須發菩提心也。故知速欲成佛,旨在速度眾生。為欲速度眾生,故須作佛之時,自之「智慧光明,所居國土,教授名字,皆聞十方」。此即四十八願中,第十七,諸佛稱歎願,第十八,十念必生願,第十九,聞名發心願之根本也。欲令十方眾生,聞佛名號,乃能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乃至下至十念,皆悉得生。故知眾生得度,首在聞名,故法藏菩薩願成佛時,佛之智慧光明,國土之超勝殊妙,導師(教主彌陀)之名號功德,普聞十方。端為眾生聞名發心,得生極樂,決定成佛也。段末則請佛證明「我立是願,都勝無數諸佛國者,寧可得否?」願己佛國,勝餘佛國,不知能否,請佛垂訓。

 

又上段中「為菩薩道」。「為」,行也。「無上正覺」者,無上正等正覺之簡稱,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「經法」佛之金口所說,為萬世之常法者,稱為經法。「奉持」即常見之「奉行」,以奉受與行持為義。故經末常為「信受奉行」,表敬受遵行,拳拳服膺之義。「教授」。宣傳聖言,名之為教。訓誨於義,名之為授,即教導與傳授經法義理之義。如是之善知識,稱為教授善知識,今之經文,乃其簡稱,義即導師。

 

世間自在王佛,即為法藏而說經言:譬如大海一人斗量,經歷劫數尚可窮底。人有至心求道,精進不止,會當剋果,何願不得。汝自思惟,修何方便,而能成就佛剎莊嚴。如所修行,汝自當知。清淨佛國,汝應自攝。

 

上段大意:佛答法藏曰,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,久經時劫,尚可窮見海底。人能以至心(至極之心)求道,精進不已,必皆得果(「會」者,義寂云:「皆也」。憬興云:「亦必也。」。「剋」同「剋」,簡體作「克」,義為殺也,必也,遂也,得也。)。又有何願,不能求得。

 

彭紹升居士《無量壽經起信論》釋曰:「法藏云:『我發無上正覺之心。』當知無上正覺,一切願王從此出生。一切淨土從此建立。才發此心,極樂莊嚴一時具足,故曰:『至心道,精進不止。會當剋果,何願不得。』所以者何?一切法不離自心故。」彭氏之說,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。蓋發起至心,必含聖果,因徹果海,華果同時,但當精進,何顯不得。一切因果不離自心,無有一法,居於心外。

 

下文連下三個自字,首曰:「汝自思惟。」繼曰:「汝自當知。」三曰:「汝應自攝。」世尊不直截作答,但直指三個「自」字,實是老婆心切,深意存焉。日峻諦於《會疏》釋「汝自當知」云:「汝自當知者,例如法華三止說。其義深廣,不可容易說故。」此說甚好,彼經「止止不須說」,正是今經之義。六祖曰:「密在汝邊」。古禪德曰:「汝自會取好,我不如汝。」亦此經三個「自」字之義。峻諦師繼曰:「此含三義:(一)謂法藏菩薩宿殖(同植)深厚。高才勇哲,與世超異。淨佛國土之事,久既洞達,雖佛智無所加之。故如汝所知,汝自當行之也(此復明法藏是從果向因也)。(二)謂攝取佛國,各隨樂欲。或取穢濁,或求清淨,或攝三乘,或願一乘。故任菩薩意樂,宜攝取之,不用如來之指示也。(三)謂凡於淨土,有報有化。法報高妙,非菩薩之分。唯應自分,宜攝取之也。故云「汝自當知」。上峻諦師所云:「唯應自分。」此之自分,即宗門所謂法身向上事也,故超於「菩薩之分」。個中義理,非凡情所能解會。

 

下法藏菩薩,再度啟請。

 

法藏白言:斯義宏深,非我境界。惟願如來應正遍知,廣演諸佛無量妙剎。若我得聞,如是等法,思惟修習,誓滿所願。

 

「斯」此也。「宏」大也。「境」者,心之所遊履攀緣者,謂之境。如色為眼識所遊履,謂之色境。乃至法為意識所遊履,謂之法境。又實相之理,為妙智遊履之所,亦稱為境,亦屬法境。「界」者,界域。「境界」,指所觀之境、之界域。又《無量壽經箋註》曰:「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,又我所得之果報界域,謂之境界。」「演」宣說也。「如來應正遍知」即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,乃佛十號中之三號。此乃簡稱,以代表佛之十號。

 

此段大意為:法藏菩薩答曰,此義太深,超我境界(若通俗,勉強可作水平解),於是再度請佛廣說無量佛剎,我若聞後,定能如法修習,圓滿所願。

 

峻諦師云:「斯義弘深。非我境界者,亦有三意:(一)謂菩薩常途淨土之行,我已知之。今欲得諸佛土之中最勝淨土,斯義弘深,非我境界。(二)謂實雖隨各自樂欲,應攝取之。今欲五乘齊入報土。斯義弘深,非我境界(報土乃法身大士所居,今令二乘、人天乘齊入報土,故非凡情所能測。)。(三)謂雖法報高妙,非菩薩之分。我能經無量劫,當克獲之(法報二身,經無量劫,必可悟證,但當下尚非其分,故下云非我境界。)。斯義弘深(廣大謂弘,幽邃謂深),非我境界也。雖有三義不同,拋卻己分,專歸佛力,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。」峻諦師「開他力門」之說,正明淨宗超情離見,不可思議,究竟方便,果覺因心之無上妙諦。茲粗釋之。伊謂法藏菩薩云「非我境界」者,共有三意:一、我雖已知諸菩薩攝集一般淨土之行。但今欲攝最勝淨土,超過諸佛國土,故「非我境界」。二、應攝之淨土,其實際雖依本人各自之願樂,但今欲五乘行人皆能生報佛之國土,乃十方之所無,故非我境界。五乘者:(一)人天乘,(二)聲聞乘,(三)緣覺乘,(四)菩薩乘,(五)佛乘(即如來乘)。今欲令五乘行人同入報佛之土,迥異常情。人天乘,凡夫也。聲聞緣覺乘,小乘也。今欲令凡小行人,等同大乘,與一佛乘之大菩薩,同登報佛淨土,此義極深,故曰「非我境界」。三、法身與常寂光土,報佛與實報莊嚴土,境界高妙,非一般菩薩分內之常行。我可經無量劫,專精修習,而證得之。但我當下尚非其分,故曰「非我境界」。法藏菩薩此答,雖有不同之三義,但總是「拋卻己分,專歸佛力」。「非我境界」四字即是拋卻己分,請佛明示,即是專求佛力也。上文中世間自在王如來答曰:「汝自思惟」、「汝自當知」、「汝應自攝」,此三個「自」字皆直指當人自性,開顯妙心,正《觀無量壽經》中「是心是佛」之玄旨。但欲一切眾生內重己靈,明此根本,方能生起無量無邊自覺覺他之妙行。今法藏菩薩再請曰「非我境界」,請佛廣演,是即外慕諸聖也。峻諦師曰:「此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。」此語道破淨宗玄微,世稱淨宗為他力法門。淨宗所以能三根普被,一生成辦,凡夫二乘例登不退,皆仗彌陀一乘願海、六字洪名之力,此即仗他力。淨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,即以彌陀無上果覺,作為眾生因地初心,因達果海,果徹因源,因果同時,感應難思,此又是他力之妙用。更加以外聖易信,己靈難明。是以具縛凡夫但能信「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」。深信此兩個「有」字,切願往生,一向持名,即可如願,逕登不退。是乃凡愚所同能,若獨言究明自心,則唯上智所堪任。法藏菩薩於因地中,悲願宏深,開顯此他力法門,是以世稱彌陀乃大願之王。又密宗亦是他力門,同屬果教,皆是從果起修。此殊勝難思之他力門,正是彌陀悲願至切處,亦正是淨密二宗方便究竟處。蓋自他本來不二,肯仗他力,即是於此難信之法,能生淨信。難信能信,全由當人之無上智慧,此即是自力。但能信入,老實念去,自然能所兩忘,自心朗現,從事持達理持,即凡心成佛心。淨宗之妙,全在於此。

 

法藏菩薩陳明「非我境界」後,乃啟請世間自在王如來,為之廣說諸佛之無量勝妙剎土。我若得聞如是等等妙剎及其攝取之法,我當思惟修習,誓當圓滿我之所願。

 

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,志願深廣,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,功德嚴淨、廣大圓滿之相;應其心願悉現與之。說是法時,經千億歲。

 

「高」者,上也,崇也,遠也。「明」者,光也,照也,通也。《會疏》曰:「高明約具德。深廣約願心。謂持戒禪定,超勝世間,故謂高。方便般若,照究諸法,故謂明。遠徹來際無撓(謂能遠究達於未來之極處,而無阻撓),故謂深。周攝一切無遺,故謂廣也。」「即為宣說」表佛說法。「悉現與之」表佛現土。世間自在王佛宣說示現二百一十億諸佛剎,功德嚴淨,廣大圓滿之相。「嚴淨」者,莊嚴清淨也。「圓滿」者,「圓」為周遍之義。性體周遍為圓。滿者具足之義。故「圓滿」亦作「圓足」。故知「圓滿」即華嚴宗圓明具德之義。

 

「二百一十億」,此有疑曰:若法藏菩薩當時所見限二百一十億之數量,何以又云所攝佛國,「都勝無數諸佛國者」。此有二答。(一)據《華嚴經華藏世界品》意,佛剎無量,總有廿重,其圍繞剎數即二百一十微塵數。今此經中,亦以二百一十標示剎土之數。暗合《華嚴》義即含攝十方無量之國土。(二)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。佛將導遍至十方,示清淨國,令選擇淨妙之國,以自莊嚴其國。」由是思之,經意乃以二百一十億剎,表十方佛剎。

 

至於所說之二百一十億佛土,為限於清淨國土,抑亦兼及穢土。古德根據經文中「天人善惡」,「國土粗妙」,有兩異說。一者《嘉祥疏》云:「二百一十億佛土,善因雖有強弱之分,然所招之土,同是七寶國土之粗妙應現。……粗之言大,妙之言美,明所現二百一十億皆是大善之土耳。」據嘉祥師意,所現唯淨。二者,通現淨穢土。《淨影疏》云:「粗,不精也。說惡說粗,令其捨遠。說善說妙,使其修習。」是則所說二百一十億佛土,有淨有穢也。憬興、義寂、玄一、望西諸師,亦俱云通穢。《悲華經》曰:所現佛國「或有世界,嚴淨妙好。乃至或有世界,有大火災」。是為兼有穢土之明證。

 

又所現佛土,有報有化。《悲華經》曰:「或有世界,純是菩薩,遍滿其國,無有聲聞緣覺之名。」是報佛之土也。又「或有世界,清淨微妙,無諸濁惡」。是則化佛之淨土也。爾時世間自在王如來,「應其(指法藏比丘)心願」將此二百一十億佛國報化淨穢諸土之相,「悉現與之」,今其得見。「說是法時,經千億歲」。以表說法現土之詳盡,亦顯時間延促無礙。

 

爾時法藏聞佛所說,皆悉睹見,起發無上殊勝之願。於彼天人善惡,國土粗妙,思惟究竟。便一其心,選擇所欲,結得大願,精勤求索,恭慎保持。修習功德滿足五劫。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,功德莊嚴之事,明了通達,如一佛剎。所攝佛國,超過於彼。

 

「睹」亦見也。《甄解》云:「睹則眼見,見則慧見。如見分見,取推求照察義。」蓋謂「睹」指眼見。「見」指慧見。即如唯識中「見分」所指之見。以「推求」與「照察」為義。今云睹見,則兩者俱備。當爾所時,法藏比丘於世間自在王佛所現二百一十億佛土,盡皆目睹心明。或疑法藏比丘在因地中,何能遍見十方諸佛淨妙國土。答曰,《法集經》云:「菩薩摩訶薩,得彼諸佛如來天眼。」又《大智度論》曰:「天眼徹視,則不動而遍至。十方不來,比丘亦不往。如佛天眼故,十方國土皆悉一時睹見也。」據上經論,可知法藏菩薩摩訶薩,承世間自在王如來威神加被,得如佛之天眼。故能不動而遍見十方,於佛說國土。皆悉睹見。

 

「起發無上殊勝之願」者,「起」亦是發義。更無有上,是曰「無上」。「殊勝」者,事之超絕希有者,曰「殊勝」。《會疏》曰:「無有此上,故云無上。超勝諸願,故曰殊勝。謂莊嚴無上故,受樂無上故,光壽無上故,名號無上故,生因無上故,利益無上故。是總四十八願大體。」

 

「天人善惡」。判定善惡之性,諸說不一。茲撮要介紹如下:

 

一、《菩薩瓔珞經》以順第一義諦為善,違第一義諦為惡。經曰:「一切眾生識,始起一想住於緣。順第一義諦起名善,背第一義諦起為惡。」經云第一義諦,即真諦,聖諦,勝義諦,真如,實相,中道等,亦即實際理體。諦者,真實之道理。此道理為諸法中第一,故第一義。若眾生起一念順理體為善,背理體為惡。此之判定,以理體為準。

 

二、《唯識論》以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無漏行法為善。於此世他世違損之有漏行法為惡。論曰:「能為此世他世順益,故名為善。人天樂果,雖於此世能為順益,非於他世,故不名善。能於此世他世為損,故名不善。惡趣苦果,雖於此世能為違損,非於他世,故非不善。」是以順益與違損而判定善惡者。

 

三、淨影判三種善惡:(一)「順益為善,違損為惡。」此與《唯識論》同。(二)「順理為善,違理為惡。」理者無相空性也。例如行布施,若能與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體空無物,是順於理,無相之行,是為善。若有所施能施及所施之物,存於意中,是為違理有相之行,即為惡也。如是則上從佛菩薩,下至阿羅漢,所修之善法名善。人天眾生所修之善法,都是有相行,名之為惡。(三)「體順為善,體違為惡。」此與(二)相兼,亦同於《瓔珞》。法界真性,為己自體。體性緣起而成行德。所行只是自體,心無所緣,隨心所欲而不越軌,是名為善。依此,則無論凡夫二乘,縱上至三乘(聲聞、緣覺、菩薩),凡是緣修之善行,俱名為惡。

 

四、天臺宗立六種善惡:(一)人天之善。五戒十善之事善也。然人天之報盡,還墮於三惡道,故亦為惡。(二)二乘之善。能離三界之苦,故名善。然但能自度,不能度他,故亦為惡。(三)小乘菩薩之善,慈悲兼濟故是善。然未斷一毫之煩惱,故名為惡。(四)通教三乘之善。三乘同斷見思之煩惱,是為善。但墮於二邊,不見別教中道之理,未斷一分之無明,故亦為惡。(五)別教菩薩之善。見中道之理,是善。然猶為隔歷之中道,不能見圓教圓融之妙中,所行帶方便,不稱於理,亦是惡。(六)圓教菩薩之善。圓妙之理,是至極之善。然此有二義:(1)順實相之圓理為善,背之為惡。(2)達此圓理為善。著之為惡。著圓尚為惡,況復其餘。上以達圓理為善,著圓理為惡,乃天臺宗獨特之發揮,其義甚精。

 

「國土粗妙」。「粗妙」已見前註,粗者不精,妙者勝妙。義寂師曰:』淨土之中有粗妙異。粗即變化,妙即受用。「義為:淨土之中有粗與妙之不同。粗者,有衰有變。妙者,乃自受用或受用之實報土。」

 

「天人善惡」者,因也。「國土粗妙」者,果也。人善則土妙,人惡則土劣也。故《會疏》曰:「夫國土者,即眾生之影響耳。形修(長也)則影長,形短則影促。」蓋謂土之粗妙如影,身之修短為形,因形定影,影必隨形也。故《淨影疏》云:「天人善惡,汎說一切諸土之因。國土粗妙,汎宣一切諸土之果。」

 

「思惟究竟,便一其心,選擇所欲,結得大願」。法藏菩薩於諸佛國,善惡之因,粗妙之果,一一思量分別,窮深極微,達於究竟。「究竟」者,即經中真實之際,即一法句,清淨句,真實智慧無為法身。乃專一自心,選擇度生所欲。開化顯示,流出依正種種莊嚴,不可思議淨土法門。得成大願,惠予眾生真實之利。又「一其心」者,即一心也,故本品名至心精進。一心者即真如也,如《止觀》曰:「一心具十法界。」又《探玄記》曰「一心者,心無異念故。」又《教行信證文類》曰:「言一念者,信心無二心。故曰一念,是名一心。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。」正如本經一心結得大願。顯一心乃報土真因。

 

「精勤求索」。漢吳兩譯,均作「勇猛精進,勤苦求索」,故知「精」者,即精進義。勤為勤苦義。又求者,願求也。索者,取也。

 

「恭慎保持」。《漢譯》曰:「我當奉持,當即中住。」「恭」者,敬也。「慎」者,謹也。誠也,靜也。《漢譯》「當即中住」,即「恭慎」兩字之實義。安住中道,是真恭慎。「保持」與「保任」同一保字,宗門曰:「心心不異謂之保。」「持」者,行持也,又執也。即《漢譯》之「奉持」。故知恭慎保持者,乃自然敬肅,從容中道,心心不異,任運自持也。

 

「修習功德,滿足五劫」。《魏譯》云:「具足五劫,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。」《唐譯》云「於彼二十一億諸佛土中所有嚴淨之事,悉皆攝受。既攝受已,滿足五劫,思惟修習。」《宋譯》云:「住一靜所,獨坐思惟,修習功德,莊嚴佛剎。發大誓願,經於五劫。」古德於此,頗有異解。

 

(一)淨影、憬興諸師,並以五劫為發願後之修行時。《淨影疏》云:「依願起行。」又「故彼法藏於一身中,在彼佛所,五劫修行。」又《略箋》云:「斯乃修行之時也。蓋五劫之間,思惟勵修。修成滿所願之行。其既發願,不可無行。」上皆明五劫為發願後修行時。

 

(二)明此為發願時。《合贊》云:「五劫者,發願思惟之時節也。」望西亦以為發願時。《會疏》云:「蓋夫菩薩建立淨土,猶如良匠建大城。先沈思圖畫之。……五劫思惟,如圖畫之。……」此以五劫思惟,喻如施工之前,先打圖樣。故同於《合贊》,謂為發願時,而非願後修行時。《甄解》亦同此說。蓋諸家均據《魏譯》上說正與《魏譯》相符。

 

(三)嘉祥師云:「於五劫中,修行發願也。」此則雙舉修行與發願,兩者並舉,但以發願為趣,此正與《宋譯》相契。《宋譯》中先曰:「思惟修習。」後曰:「發大誓願,經於五劫。」故知五劫之中,以清淨行,修習攝取佛土之大願,經歷五劫,大願方成。此亦正與今之會本相契。本經中於「精勤求索,恭慎保持。修習功德,滿足五劫」之後,方曰「所攝佛國,超過於彼」。正契於嘉祥師之說。故此五劫乃「修行發願」時也。

 

段中「俱胝」即千萬。法藏比丘,於五劫中,對於二百一十億佛國,種種奇妙功德,殊勝莊嚴,與各各善惡粗妙之差別,悉皆「明了通達如一佛剎」。經此長時思惟、選擇、修習、攝取。於是結得大願,而「所攝佛國,超過於彼」。此中「彼」字,指二百一十億佛國。今法藏菩薩大願攝取之佛國,實超勝於二百一十億佛國,亦即超踰十方佛土。極表極樂淨土之超勝獨妙。

 

既攝受已,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,稽首禮足,繞佛三匝,合掌而住。白言世尊:我已成就莊嚴佛土,清淨之行。佛言善哉!今正是時。汝應具說,令眾歡喜。亦令大眾,聞是法已,得大善利。能於佛剎,修習攝受,滿足無量大願。

 

「既攝受已」乃承先啟後之文。於是法藏菩薩復至世間自在王佛處。「稽首」,頭至地也。「禮足」,以自頭接佛足。隨即繞佛,亦是敬禮。三匝者,繞佛三周;表作禮之殷重,繞行後乃合掌安住佛前,向佛稟白云:「我已成就莊嚴佛土,清淨之行。」佛言「善哉」,此表法藏比丘之行,深可聖心,暢佛本懷,廣應群機,故得歎許,而讚曰「善哉」,此佛深喜之辭也。

 

「今正是時」。《法華經》因時機成熟,會三歸一,於三乘行者,咸頒大白牛車,皆入一如來乘。為諸眾生開佛知見,示佛知見。乃曰「今正是時」。今經亦然,欲令十方九界眾生,同入彌陀一乘大誓願海,一切含靈,皆得度脫。是故世間自在王如來告言:「今正是時。汝應具說,令眾歡喜。亦令大眾,聞是法已,得大善利。」此表如來,勸令宣說,普利大眾。「大眾」二字廣攝當時會上及未來世之一切凡夫、二乘與菩薩(今日我等凡夫亦皆在其中)。普令大眾得聞,發願往生,逕出生死苦海,故令大眾歡喜也。亦令大眾聞法得利,普發彌陀之願,學法藏之所行,攝取佛剎,滿足大願。《淨影疏》曰:「法藏自說己願,令諸菩薩學之同發。」又《會疏》云:「菩薩聞之,自發勇猛心。彼既丈夫,我亦爾。彼發妙願,我不爾乎?故能緣之滿足大願也。」「滿足無量大願」。指能滿一切志願。又《往生論註》云:「滿足往生淨土一願,即一切志願悉滿足。故云滿足無量大願。」曇鸞大師(作《論註》)和盤托出諸佛心髓。法藏菩薩五劫精勤求索之大願,祗為眾生能真實發起往生淨土之一願。故我輩末世凡夫,但能滿足此一願,即與彌陀大願相應,便入一乘願海,便與彌陀大願同體,故云即是滿足無量大願也。何等方便,何等直捷,從果起修,直趨究竟。不可思議,淨土法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