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阿彌陀經講記

(第二十一講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 

請看經文。「能於娑婆國土,五濁惡世,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中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 

這是說明甚難希有之事。「能」,就是上面所說「能為」之能。「於」是講「在」的意思。這是說釋迦牟尼佛他能夠在娑婆國土,「娑婆」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堪忍。娑婆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叫堪忍。這個意思就是說,釋迦牟尼佛他所應化的這個地區,眾生幾乎都是業障深重,剛強難化。雖然是在這五種濁惡的境界當中,這一些眾生他能夠忍受得了,意思就是說他可以受得了。這麼苦的環境當中,他還捨不得離開,所以叫做堪忍。下面我們將這個五濁給諸位介紹之後,你才曉得諸佛菩薩在五眼圓明,正覺觀照之下,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相,你才能夠稍稍體會到幾分。

 

先說明「濁」的意思;「濁」是渾濁的意思。楞嚴經裡頭有幾句話說,這個經裡面有一個比喻說:他說,好比清水;我們這一灘水很清潔,「清潔本然」,清水裡面如果說,有一個人把沙土丟在這個水裡面,這個水就變成渾濁了,這個清潔的相就失掉了。這是從這個比喻來說明濁是什麼意思?然後佛就給我們說,我們這個世界—娑婆世界,有五大類的渾濁。

 

第一就是劫,劫濁。「劫」是說的時間。梵語「劫波」,我們中國的意思,就叫做時分,這個意思就是講時間。諸位想一想時間怎麼會濁呢?我們也聽世俗人講,現在這個年頭不好,就是這個時劫不對,這個也是佛在經典裡面講這個劫濁的意思。這是在這一段時間當中有濁惡的現象。因此,劫濁是以「四濁增劇為體」,它是沒有自體的。劫濁,沒有自體。就是後面所講的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增長劇烈了,這個四種濁相,愈是增劇,我們就叫這一段時劫就不好了。所以,它這個相是「積聚交湊,熾然不停為相。」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,如果是在滅劫,人壽減到兩萬歲的時候,於是乎,就有下面這個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,就有這種現象發生。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人的壽命最長是八萬大劫,所以說是八萬四千歲。那麼,它有增減。在增減的時候,這個劫的算法是將人壽命最短的是十歲,這是講一般平均年齡十歲,每一百年增長一歲,就是每一百年增一歲,這樣是過一百年增一歲,增到八萬四千歲,這到了頂頭了,然後再從八萬四千歲,過一百年減一歲,再減到十歲,這樣一增一減就叫一劫,叫一個增減劫,叫一劫。經上講在減劫,就是從八萬四千歲,每一百年減一歲,減劫減到人的壽命兩萬歲的時候,這個五濁的現象就發生了,就發生這個現象了。人壽要是在減劫裡頭,減到一百歲,這個時候不但是濁世,就稱做五濁惡世。釋迦牟尼佛降生的時候,這個時候人壽正是在減劫百歲的時候;佛去我們大概是三千年,一百年減一歲,一百年減一歲,到今天來說,大概一般人的壽命是七十歲。因為三千年了,一百年減一歲,又減三十歲了。當然也有八九十歲的人,也有年歲不到七十歲就夭折了,這個就是講各人別業不一樣,就是一般講法是七十歲。由此可知,我們這個世界是濁惡不堪。反過來看,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是清淨國土,我們這裡五種惡它都沒有。換句話說,它那邊是五種淨土,沒有濁惡這些事,這些事相都沒有。如果我們曉得這一個事實,就應當捨濁就清,捨五濁惡世,取五種清淨國土,這樣才能夠超越劫濁。劫濁之中,如果要不是帶業往生,那就很難得度,這是我們應當細心去享一想。所以在今天修行,無論是在家、出家都相當不容易。我們現在濁惡的程度,比起釋迦牟尼佛當時要嚴重得太多太多。所以在今天,唯一的希望就是期望是帶業往生。但是帶業往生必須要通達帶業往生的理論。我們心裡面斷除一切疑惑、我們懂得修學的方法,也曉得證入的境界,這樣才能夠轉劫濁為清淨智慧。像這個經裡面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,蓮池海會,蓮池就是比喻清淨的意思。這是劫濁的大意。

 

第二就是講到見濁。「見」是講見解,換一句話說,眾生的見解都不正確了,都失去了正知正見,這個我們就稱之為見濁。見濁是以五利使為體,它是以執著斷、或是以執著常,這是兩邊,斷常兩邊。邪知,錯誤的見解,這是它的相狀,就是見濁的樣子,什麼叫五利使?在此地要跟諸位說明的。就是佛法裡常常談到的見惑、或是迷惑,換一句話說,就是錯誤的見解。這個「使」是比喻,好比這個閻羅王手下的這些小鬼,這些當差的。「利」是說它很猛厲,非常的明顯,有這五種。這個五種錯誤的見解,它能夠叫我們造種種惡業;換一句話說,能使我們趣入生死輪迴,所以叫做「使」,而且它的作用非常之猛厲,我們稱它作五種利使。第一個就是身見。「身」就是我們這個身體,一切眾生,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,這個是錯誤的見解,從自己身上起這個見解;貪著其事,就是從貪愛自己的身相。他不知道自己這個身相是四大五蘊,因緣和合而現的幻相。金剛經裡面給我們講的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」他不瞭解,這個身不但是身,連心都是虛妄,不是真實的。不曉得我們這個身心是無常,不知道這個身心是沒有主宰、沒有自在啊!執著身與我,這是第一個錯誤的見解。第二叫邊見。「邊」,就是兩邊,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相對的;把這個相對當作真實,這是講的邊見。他在兩邊當中執著一邊。這是舉出一個例子來說,斷與常是兩邊,譬如說有跟空是兩邊,情與無情是兩邊,現在所講的相對論,這個兩邊裡頭他執著一邊。一味地偏執,他不能夠覺悟他這個見解,是偏而不圓。他也不曉得他的見解是錯誤的。譬如說,有的人執著人死了就沒有了;死了就了了,不相信有來世,認為一死什麼都了了,這一種叫斷見。還有一種人,他相信有輪迴,人死了來生還是人,死了有什麼關係呢?二十年之後又是一條好漢,這叫常見。其實對不對呢?都不對,為什麼呢?人死了來生未必還是人身,因為它有六道輪迴嘛!絕不是人死了來生還做人,狗死了來生還做狗;那就變成常見了。人死如燈滅那就叫斷見。都不是正確的見解,換句話說,那都不是事實,不是真正的事實。第三種叫見取見,這個見取見與戒取見,我們一般都稱之為成見,某人成見很深,都說之為成見。這個裡面的區別,一個是執著在果上,是對於果報的成見;一個是對於修因的成見。對於果報的成見,佛法裡面稱之為見取見。這個地方簡單地解釋叫「非果計果」,果是果報,不是真正的果報,這個計,它是在那裡計度分別,以為是果報,這種見解叫見取見。我們舉一個比喻來說。像許許多多的宗教,他們把天堂當作果報,認為這個是究竟的。他不曉得天不是真正果報,不是究竟的。為什麼呢?那個天人也有生死,也有輪迴,所以他不是真正的果報。以為生了天了,即得永生了,這是非果計果,這個是錯誤的。這個是我們講佛教以外的。在佛門裡面也有這個現象。你譬如說,在小乘法裡面,證到阿羅漢了,阿羅漢是個果報,但是他不是究竟的果報,不是究竟的果報。因為阿羅漢並沒有明心見性,沒有到究竟無上的涅槃。如果把這個當作究竟的果報,那就錯了。這個見取見,特別是在古印度那些宗教裡面。因為涅槃這個名詞是古印度所有宗教的通稱。這個「果」都是稱涅槃。許多宗教都把四禪天跟四空天,誤會認為是究竟的果報,誤會以為是究竟涅槃。那裡曉得,時間到了,他的壽命終了,依舊要墮落、依舊要輪迴。這一些這種見解,就稱之為見取見,果上的成見。學佛的人,這一些見解也免不了,自己沒有證果,自己以為證果了,這就是見取見;自己沒有得定,以為得定了,也是見取見。像壇經裡面,諸位要讀過壇經,一定會記得有一個智隍禪師,他在五祖麾下自以為開悟得禪定了,所以回到他自己常住,在那裡苦修了二十多年,遇到玄策禪師把他點醒,他才真正明瞭二十年錯過了,是錯誤的。親近六祖大師才真正開悟。所以智隍禪師都有這個見取見。所以初學的人是常常會有這種現象,我們自己要能夠警覺得到。第四就是戒取見,戒取見是在修因上發生了成見;就是修行方法上「非因計因」不是這個因啊!他自己以為是這個因。這個成見是很大的錯誤。我們拿一般宗教來說,你比如一般宗教所號召的;譬如講信了上帝就能夠生天堂,這一句話說得很籠統,這是錯誤的。一個人他一天到晚在造罪業,他只要能信上帝就能夠生天堂,那麼諸位想一想,上帝的天堂豈不變成了罪犯的包庇所嗎?上帝就變成了黑社會的大頭目了,這個地方有什麼可取之處呢?生天堂有生天堂的因緣,不是說信了就能生,生天,在其他宗教裡面有十誡。十誡的確是生天的標準,如果你能夠把十誡修好,你就取得生天的資格,這才是生天的正因緣,不會再有錯誤的了。在佛法裡面講,你比如說念佛求生淨土,多少人有這個心願;是不是念佛就能夠生淨土呢?如果你認為念佛,每天念阿彌陀佛,將來我就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了。給諸位說這也很危險。怕的是什麼呢?你也墮在這個非因計因。淨土經論裡面給我們講的很清楚,我們在本經裡面,各位所看到的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念佛要念得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,這不是說得很清楚嗎?不是說念了就能生啊!要念到一心不亂,要念到心不顛倒,這樣才能往生啊!不是我天天做壞事情不要緊,我念佛將來我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不會受惡報。那有這個道理呢?所以說是: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。」善惡因果報應,絲毫不爽,希望諸位記住這樣一個定律。我們才不會發生錯誤。要往生西方淨土,必須要依照經典的理論、方法、境界,認真地去修學。我再說一個例子給諸位做一個參考。佛門講的這個戒定慧,這是佛法修學的原理原則。這個戒律,它的目的是在得定,這是諸位要記住的。戒律是自律,而不是律他的。一個真正是持戒的人,唉呀!看到這個人破戒、那個人又作惡了,諸位想想你的戒縱然十分清淨,你能不能得定呢?不能,為什麼不能呢?因為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你是隨見隨起分別心,定是什麼呢?定是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你是外面一接觸境界心就動了,可見得你那個戒律再清淨,你的心定不下來。這個是絕大的錯誤。定,還是手段,不是目的,定要開智慧,只有定沒有慧,不能開悟。所以真正智慧是由禪定,也就是清淨心,本經所講的一心不亂當中所生的。這是千萬不可以誤會的。一發生誤會、一有偏執,就墮在戒取見裡面了。最後一條叫邪見。邪見裡面最重的是撥無因果,不相信因果報應,這是個最大的邪見。這是起一切不正知見,或者是墮於頑空;自己墮落那還罷了,你影響別人墮落,這個罪過就非常非常重了。你要是貽誤眾生那將來必墮阿鼻地獄。這個五種都是錯誤的見解,不是正當的見解,所以我們稱之為見濁。極樂世界的眾生,那一邊諸上善人沒有這五種錯誤的見解,換一句話說,人皆是正知正見。特別是在我們初學這個階段。因為我們總是免不了要受環境的影響,受別人知見的影響。如果這個環境大多數人知見都是不正,我們自己在這一個環境裡面想建立一個正知正見,那是談何容易?因此,我們要想自己知見得正,最好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因為在那個地方,你眼所見、耳所聞,所接觸的環境、所接觸的人事,都是正知正見。換一句話說,自己獲得正知正見這一個機緣就太殊勝了。所以我們要是轉見濁成智德,這是無量光的意思。這是後面要緊,我們如何來轉它。將它轉變,轉劫濁,劫濁就是世運,要「轉劫濁(世運)為清淨世」,要轉見濁,這個錯誤的見解,一變為正知正見,這就是智德,這真正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了,這就是佛號裡頭無量光的意思,就是智慧光明無量無邊。

 

煩惱濁是以五鈍使為體。這個利與鈍恰好是相反的。這五使比前面要遲鈍,沒有前面的猛厲。它的相「三災感召即其相」這個三災裡面,有所謂大三與小災。大三災那是嚴重了,就像我們在這個天文望遠鏡裡面,所看到宇宙這個星球,有成住壞空。常常發現有星星,發現那個舊的星爆炸了、消失了,這是屬於大三災。整個星球的變化。小三災,佛給我們講的就是刀兵劫。刀兵就是戰爭;這是第一種。第二種就是瘟疫;瘟疫就是流行病。第三種就是飢餓,經上給我們講的,這個小三災的相,刀兵劫是七天七夜,瘟疫是七個月七天七夜,飢惡是七年七個月七天。「七」,當然也是表法的意思。我們從這個小三災這個意思來看,戰爭的時間不長。所以在以往,我讀佛經讀到這個小三災就想不通。為什麼呢?從我們歷史上來看,古今中外這個戰爭,像西方百年戰爭,那都不算災?七天的戰爭算災?這個東西不可思議。二次大戰,我們跟日本人打了八年,那都不算小災。什麼樣的戰爭才算是小三災呢?前幾年我到日本去訪問,到長崎、廣島去看了一下,我才恍然大悟啊!原來佛經典裡面所講的這個小三災,就是核子戰爭,真的跟佛經講的一樣。廣島、長崎,被原子彈轟炸的時候時間很短,可是原子彈的輻射塵帶來的後遺症,的確是半年多,正是像經典裡面講的七個月零七天,就是七個月零七天之後,他還不死,這個人才算是個活人。被炸的地方草木不生,我去的時候,現在這個長崎、廣島,已經樹木很多,可是他們告訴我,差不多是七八年以後,地上才長草,那不就跟這個佛經講的一樣。所以這個一個大的核子戰爭,如果是整個世界全面核子戰爭,這就是佛經裡面講的小三災,原子病是要到七個月才能夠消失。戰爭期間雖然不長,可是這個後遺症時間是相當之長。凡是原子彈爆炸地點或者是輻射塵落下來的地方,這個樹木、森林、水源,都被染污,地上草木不生,人當然要受飢餓之苦,這個是小三災。所以佛經裡面的小三災,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,核子戰爭,這個是小三災來了。我們在此地講,三災召感,就是煩惱濁的相。這個五種妄心,這是講五種錯誤的思想。前面五利使,是五種錯誤的見解,五鈍使是五種錯誤的思想,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劫難。第一是貪心;貪心、瞋心、癡心,慢是傲慢;疑是對於聖教的懷疑,對於聖賢的言語、聖賢的教導,他產生了懷疑。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這在煩惱裡面講,是屬於五種根本的煩惱,諸位在此地記住,我們一條一條跟大家介紹。貪心都是發生在順境,就是我們心裡面歡喜,心裡一歡喜就希望要得到。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肯捨給別人、不肯布施給別人,這叫吝嗇,也是屬於貪煩惱。自己得到的捨不得、自己沒有得到的拚命去追求,貪心,這是說不能看破,於一切順境裡頭起貪心。瞋心是在逆境裡面,就是逆緣裡頭不能夠忍受,起怨天尤人,瞋恚之心。所以說,不平之心,不曉得這個順逆境界,每一個人依報正報都有因緣;他享福,過去生中一定種享福之因;我受罪,我在過去生中,一定造作惡業的因緣,這一生才得這個果報。因果報應,絲毫不爽。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不會怨天尤人了。世法如是,佛法也不例外。我學佛,深深得到章嘉大師教誨的利益。就是諸佛菩薩發願弘法利生,諸佛菩薩自己功德圓滿了,福德也圓滿了,那還有什麼問題呢?可是諸位要曉得,你自己智慧福得圓滿了,眾生沒有福,諸佛菩薩還是束手無策,無可奈何。可見得度化眾生,要度那個機緣成熟的眾生。換一句話說,眾生得度因緣成熟,佛菩薩才出現在世間。眾生得度因緣沒有成熟,佛菩薩就不可能出現於世間,這與楞嚴裡面所講的感應道交的道理一樣的,「隨心應量,循業發現。」第三癡心。「癡」是愚癡,對於邪正、真妄、善惡、是非、利害,沒有能力辨別,這個叫愚癡。以學佛的來說,那是真正的佛法?那是假佛法?那是純佛法?那個是裡頭有摻雜不純的佛法?不能夠辨別清楚,也是愚癡。佛在楞嚴會上所說的:「末法時期,邪師說法如恆河沙。」你有沒有能力辨別邪正?不能辨別邪正,你就不能斷煩惱障,沒有辦法超越煩惱濁。第四是慢心。「慢」就是貢高我慢,於一切眾生興起了驕傲,不能夠謙虛。世間人總以為驕傲是一樁好事情;自己有了一點長處、特長了,那所謂是「值得驕傲」,可見得這個驕傲、驕慢,世間人是不願意把它除掉的。他不曉得,這個是根本煩惱。佛法的修學,無論是大小乘,首先要破除傲慢。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王,第一願教我們所修學的是禮敬諸佛。諸位想一想,這一條容不容易做得到呢?一般學佛人說,這容易做到啊!我凡是見到佛都禮拜啊!那你是錯解了經意了。你要曉得諸佛是誰,你要把境界搞清楚。圓覺經上佛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,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你對於一切眾生有沒有恭敬?你對於泥塑木雕佛菩薩的偶像,你給他瞌頭、頂禮、膜拜。你看到一切活生生的人,在那個地方你不去恭敬他。你那個禮敬諸佛,你怎麼能做得到呢?不但有情的眾生是諸佛啊!無情的眾生也不例外。華嚴所說的,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。」所以禮敬諸佛不容易做啊!無情說的是什麼呢?植物、礦物、桌椅、板凳都是諸佛,你禮敬嗎?關於這一點,我們將來要給諸位講解普賢菩薩行願品。我們會在行願品當中細細地來跟諸位探討;如何來修學十大願王?十大願王乃是成佛之道啊!凡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不能不注意。所以十大願王頭一個就是破除驕慢之心。你看華嚴裡面善財童子就是一個榜樣。做學生的人,只有他一個,除自己以外都是善知識;善知識就是老師,除我自己以外,每一個眾生都是我的老師、都是諸佛、都是菩薩,你這個恭敬心才生起來;謙敬之心生起來;貢高我慢的煩惱才能夠斷得盡。如果善財有兩個同伴還去參訪,那就壞了。為什麼?同伴,你跟我差不多嘛!你是我同學,我對你還要什麼尊敬的呢?那就不行了。所以菩薩道上修行,只許一個人,這一個人就是自己。除自己之外全都是諸佛。我們禮敬諸佛是這個意思。讚歎如來也是這個意思。廣修供養還是這個意思。你想這個境界多麼廣大啦!所以才能夠把這個根本煩惱連根拔除。第五是疑心。此地之疑就是對於聖教、對於佛菩薩的教誡、佛菩薩的經典起懷疑。懷疑他所講的理論、懷疑他所講的方法、懷疑他所講的種種境界。對於世間聖人所說的你也懷疑。世出世間聖賢所講的你有了疑心,你就不能夠決斷,沒有辦法下定決心,沒有法子立自己的主意。這時一切善法你就無從修習了,這叫煩惱渾濁了我們的自性。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西方極樂世界。那一邊是諸上善人,他們見思煩惱都斷盡了,如果我們能得這一些善知識為同參伴侶,我們的道業、學業、品德,當然天天增進而不會退轉了。所以要「轉煩惱濁成斷德」,「斷」,就是斷煩惱;把前面的這個見惑、思惑,就是五力使、五鈍使,統統斷除,這就是常寂光的意思。諸位曉得怎麼斷?「寂」就斷了。「寂」是不動,「寂」是定的意思,心定了。「常寂」就是一心不亂,「常寂」就是禪定,心常常是寂靜的.靜極就放光,楞嚴裡面講:「靜極光通達」靜極了,就放光;轉煩惱濁成為常寂光。

 

再看底下,眾生濁。眾生濁是怎麼回事情?「攬五陰見慢為體。惡名穢稱即其相。」五陰、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這是五陰。見慢呢?見我、慢我,這是在第七識裡頭四大煩惱常隨相,這個地方四大煩惱這是講這個兩種。在眾生濁這個裡面,色陰,五陰裡面就是色法。受想行識是屬於心法。五陰展開就是百法。這個地方所說的眾生,他是集聚五陰為身。我們這個物質的身體就是色法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、四大所成;這是我們物質的身體,叫色身。除這個色身之外,我們還有個精神,這個精神就屬於心法,受想行識。受陰、想陰,在百法裡面是屬於五遍行裡面的兩種。這個五遍行是觸、作意,受、想、思,八個識統統都有,就遍行心處,兩個心處。行陰,包括的範圍就很廣了,五十一個心所,除了色、想、還有四十九個心所,都是屬於行陰;除相應的四十九個心所之外,還有二十四個不相應的心所,也在行陰裡面所包括了。最後這個識陰就是八識。由此可知說五陰,就是說的百法。經典裡面有些地方稱五陰;有些地方稱五蘊。你們念心經,心經裡面叫五蘊。你看這個經文裡面講的,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」這個五蘊,就是我們此地所講的五陰。我們一個人具足了五陰,整個大宇宙也是這個五陰。可見得我們一個人與這個大宇宙,實在說是一不是二。為什麼呢?大宇宙是大的五陰,我們一個人身是小的五陰。而小的五陰跟大的五陰是一模一樣,根本就沒有兩樣。你要是真正徹底覺悟了,才曉得就像老子所說,「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一體。」一點都不錯。見慢的果報,這個見就是第七識裡頭的四大煩惱常相隨;第一個就是有錯誤的見解;這一個見解是什麼?就是我執。執著五陰是我,以為我有主宰的能力,我有自在的意識,其實主宰與自在全都沒有,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,錯誤的執著。「慢」就是傲慢,只要有我,我總會比別人要高一點,這個貢高我慢的心自然它就生起來。縱然是那些做乞丐的。你們諸位想一想,貧賤到乞丐了,他還有什麼可傲慢的呢?可是那個乞丐雖然在馬路旁邊要錢,看到那個富人走過去,他還瞧不起人,還在旁邊說風涼話:「那有什麼了不起呢?不過是有幾個臭銅錢而已。」換一句話說,好像他還比他還要高一點。由此可知,這個我慢的煩惱,是一切眾生具生的煩惱,只要有我,他就會傲慢。這個是叫眾生濁。我們再看看西方極樂世界,清淨莊嚴,微妙相好,我們要是把兩個世界一比較,你自然就會發心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超越眾生濁。眾生濁裡面必須要有信願之心,對於西方極樂世界要有信仰之心,對娑婆世界,要有厭棄之心,你才能夠超越「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,清淨勝妙。」

 

那麼,下面一段是講到命濁。這個命的意思是講色法、心法,這就是五陰,五陰裡頭的色,受想行識是心,必需要連持,這就叫「命」,就是要連續保持,這是命之體。它的現象呢?「催年減壽,即其相。」這一點我們確實要覺悟。人,說個老實話,他從出生的那天起,就很精進,一點都不懈怠,往哪裡去呢?往死亡裡面去。你看壽命過一天少一天,過一天少一天,它不會老停在那裡,催年減壽命啊!這是我們要覺悟的。一般凡夫,你細細的想一想,豈不是生下來就往墳墓裡面走;一剎那他都不肯停留。我們如果覺悟到這個相,你就曉得可怕,就知道可怕。那麼,色法—地水火風四大。所謂「地」,就是它是一個物體,我們今天講的物質。「水」是講的濕度;「火」是講的溫度;「風」是講它是個動的,它不是靜態的,它是動態的。這個四大就是四大性質。我們今天講的基本物質,或者是原子、或者講電子、它一定是個物質,這就是電。它帶來的有陰陽電。這個濕度,濕度就是水大;它有溫度,就是火大;它是動的,不是靜的。這個四大就是講基本的物質是說基本的物質,用這四個字來作代表。就是基本物質,它裡面一定有四個要素。心法裡面,在眼就是見,在耳就是聞,「見聞覺知臭嗅嘗」;在舌叫嘗;在鼻叫嗅;在身叫覺;在意叫知。這個是心法是第八識,阿賴耶的見分。色法,是第八識,阿賴耶的相分。經裡面告訴我們:「元依一精明,」這個一精明則是第八識的見分;「分作六和合」這六和合就是見聞知嗅嘗。所以這六樣東西,實際上是一樣東西。它在六根裡面,起六種不同的作用。譬如像我們現在用的電。電好比我們把它比作見分。它在燈就放光,如果放在電熱器裡面它就生暖氣;在這個冷氣機裡面它就變成了冷氣、冷風。其實電是一個東西,它在不同的機器就產生不同的作用,像這樣產生不同的作用。所以這個六根的根性是一個阿賴耶識的見分,它起作用就是六種不同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;這個六種不同的器官,它就產生六種不同的作用。但是要曉得六種不同的作用,它是一個見分,阿賴耶識的見分。命根,我們今天講命,它必須具備三個條件。它有息,「息」就是呼吸;人要沒有呼吸就死了,它有呼吸。它有暖,就是他有溫度,有體溫;體溫沒有了,人全身冷了,這是死了啊!活的人他有溫度。它有識,識就是有感覺,就是有這見聞覺知嗅嘗。我把這個表跟諸位說了之後,再跟諸位講這一段的大意。這個命濁,簡單的說呢?就是世間人常常感嘆的;人生苦短,就是命濁的意思。縱然,這一生榮華富貴;一生都在順境裡面;可是你這個一年比一年衰老,你的青春沒有辦法永遠保存住,這是命濁的相。你在世間再大的福報,你有再多的金錢、你有再高的地位、你有再大的權威,你沒有辦法叫你不老、沒有辦法叫你不害病、沒有辦法叫你不死。換句話說,老、病、死,是命濁之相!這個是沒有法子離開的。

 

那麼,我們再看看極樂世界的人,他們沒有這個現象,為什麼呢?他是蓮花化生,他是長生不老,他是無量壽;換句話說,我們這個世界有生老病死之苦,西方極樂世沒有。生不苦,蓮華化生;沒有老苦、沒有病苦,也沒有死苦。到那裡,真正叫得永生了。所以我們如果真正發心求永生,諸位要記住,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才是真正可靠。我們要轉命濁為無量壽啊!「轉命濁為無量壽。人生在五濁惡世,根基,實實在在是淺薄得很。外面,有許多邪惡的境界,在那裡誘惑我們,日夜地在誘惑。內裡面,又有許多錯誤的見解、錯誤的思想,內外交感;在這樣境界裡面,諸位想一想,修行談何容易?所以諸佛菩薩教導我們,首先教我們自己要看破、要放下,要立定腳跟,不被外境所轉,不為境緣迷惑。「境」是講境界。「緣」是講人事。換句話說,不被物質境界所迷惑了,你才能超越五濁惡世,覺悟人生幻化啦!曉得這個世間,不是堅牢地。我們在天文望遠鏡裡面,看到太空當中,許多星球確實有成、住、壞、空,這個現象。星球既然有成住壞空,我們地球在太空當中也是一個星球,它也不例外。所以你要曉得,太陽系,我們這個地球,也是有成住壞空的,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?真正覺悟了,應當發大心,捨去幻化,要證得真實。上面一段經文,以上說明得道難啊!五濁惡世裡頭,得道真正是不容易啊!

 

下面給我們說明了說法難。請看經文。

 

「為諸眾生,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」這是說明說法難。諸眾生,這個範圍包括得很廣大。這一個字很廣大,不但是世間眾生,包括了聲聞、緣覺、菩薩在內。因為淨土這個法門,確確實實是圓頓大法。根淺的眾生,固然是難信,就是二乘、甚至於菩薩,他還有懷疑。所以佛在此地告訴我們,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一切世間就是指的知正覺世間在內,就是諸位佛菩薩,這個菩薩、羅漢、辟支佛,包括他們在內。

 

蓮池大師給我們舉出這十種難信,我們把它寫在此地。第一個:我們現在居住的世界,是一個污穢、穢土,是一個不清淨的地方。但是無始劫以來,我們在這個環境裡已經習慣了。乍聽佛給我們講,有這樣清淨莊嚴的淨土,我們都不敢相信。所以聽到佛這樣講,西方有個極樂世界啊!總以為這是釋迦牟尼佛的理想國,不會把它當真,不會以為是真有。甚至於許多念佛的人,還是認為這個,唉呀!恐怕未必真有啊!難信之一。縱然好像信了,有西方極樂世界了,有阿彌陀佛了,可是想一想,十方皆是佛國土,我何必一定要往生西方呢?我生東方琉璃世界,還不是一樣嗎?何必一定要生西方呢?這個是講難信之二。第三:縱然信了,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又懷疑,娑婆世界去極樂世界,有十萬億個佛國土,這個距離太遠太遠了,這樣的距離,我們怎麼能夠到達得了呢?就是用光的速度也沒辦法,難信之三啊!第四:多少學佛的同修們,自己感覺到自己一生造的罪業太重,這一生已經造這樣的重罪了,過去生中更不必說。所以他學佛只求眼前能夠消災就好了。不敢再想,我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、我要親近諸佛菩薩,他不敢發這個心。這是難信之四啊!第五:縱然信得過,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但是世間人總有個觀念,以為什麼呢?這個成道一定有個特別的法門,一定有個很難修的法門。那有這麼簡單,但持名號就能夠往生了?這一個方法是叫很多人發生疑惑。以為什麼?這太簡單了嘛!這麼簡單靠得住嗎?難信之五。第六:這個經典裡面講,修學這個法門,不難!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,便生彼國。這真靠得住嗎?在我們今天台灣這個地區,這個寺廟裡頭打佛七的、念七天佛的太多太多了。沒有看到有一個人往生的嘛!所以不相信七天往生。實在說個老實話,如果那一個寺廟裡打佛七,門口掛個招牌:我這裡若一日到若七日,你們在這裡唸佛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!我想一個人都不會參加。七天就要死了,那一個人還敢去啊!沒有一個人敢去啊!幸虧好,七天往生不了,他就去打七去。如果七天真的往生了,沒有一個人參加啦!再說假若七天真的往生了,他家裡一定要打官司告狀。我家裡的人,好好的人,到你這裡七天,怎麼就死了?那這個事情很麻煩了。給諸位說,一天到七天,真的往生啊!前面我跟諸位講,塋珂法師這個事情,他是三天,唸三天往生的。所以這個事情是一點都不假。在這個淨土聖賢錄、往生傳裡面,我們看到很多例子啊!七天真的七天往生。但是你要懂方法,你要曉得境界,知道自己如何去修學。所以八萬四千法門,再沒有任何一個法們能夠比得了這一個法門,在時間來得迅速,七天就可以大功告成。第七種難信的就是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蓮華化生。縱然是惡道的眾生,他淨業成就,往生西方,也是蓮華化生。這個是一點難信的。你要是理論透徹了,你才會相信。第八:為什麼一生彼國就能夠不退?無論在什麼地方修行,總是進進退退。像我們現在這個修行,退得多,進得少。所以不容易得利。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決定不退轉,圓證三不退。這是很難很難教人相信的。第九:懷疑這個法門莫非是釋迦牟尼佛方便辦法,接引那些鈍根的人。我這樣利根、這樣聰明,大概可以不用學這個辦法。這個難信啊!的確我自己學佛的時候,就有這個觀念。認為這個淨土法門,大概是釋迦牟尼佛方便法,接引老太婆的,我這個人聰明智慧,我不要學這個法門,真是當面錯過啊!第十是又懷疑別的經上或者說有佛,或者說有淨土,或者說無淨土。你經看多了,反而狐疑不決了。確實這個十種難信,普遍地存在學佛人的心中。那麼這是說明,說法難;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國土說這個法難啊!難信!難信啊!

 

那麼,流通佛法不外乎自行化他。在自行上來講,諸位一定把這幾天所講的要牢牢地記住。自行裡面最重要的是要一心常念,前面講過,齋戒清淨,一心常念。其次要讀誦解義,著重在解義上。因為有許許多多的同修,他平常也曉得讀誦經典,但是他疏忽了,把這個解義疏乎了。如果你念的時候不懂意思,那沒有用處的。所以你要瞭解這裡頭的道理。我們從佛菩薩、古來大德示現在世間,你能夠體會得到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說法四十九年,講經三百餘會,天天在講,為大家講解義理啊!可見得這個事情重要。菩薩住世天天講經。祖師大德在世的時候也是天天講經。你看佛在世沒有教我們去打一個佛七;也沒有去打一個禪七。你去查查大藏經,釋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,有沒有打一次禪七?有沒有打一次佛七?你說修行重要啊!為什麼佛沒有帶你們修行?修行是自己的事情,佛只是把這個理論講清楚、方法講清楚、境界講清楚;你字己去幹。所以讀誦大乘經典重要要解意思。你讀誦大乘經典,目的在那裡呢?目的是明理啊!曉得道理、曉得方法、曉得境界;然後一心常念,剋期取證!訂了時間表,我要證一心不亂,我要證西方世界,要能得到自在往生。這個是流通裡頭最重要的自行流通。那麼化他,這當然也非常重要,我們要報佛之恩,一定要教化眾生;自己要修行,要教化眾生。教化眾生裡面當然要與佛一樣,演說此經、要勸他念佛、要啟建道場。這個裡面是以啟建道場功德最為殊勝。像我們淨土宗,第一代祖師,慧遠大師,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道場。啟建道場。在中國大乘八大宗,你看每一個宗派的祖師,都是建立大道場。道場裡面行解並重。換一句話說,每天有八個小時講經,有八個小時念佛,這才是一個真正的道場。這樣的道場,我們是想了很多很多年,希望有這麼一個道場出現。我曾經與許多法師談到這個問題。我說每一天八小時的講經,我可以擔任。只要你們能夠發心,每一天能夠領眾念佛八小時。我說古來的這個道風、學風,我們就可以恢復,我們也能做到。我這個建議有許多法師聽了都很歡喜。可是這一陣歡喜之後,就沒有下文了。所以這麼一個願望一直到今天,都不能夠實現。今天,科學發達,給我帶來了一線的希望。我希望能夠再過幾年,我們的錄影帶要是有一個相當的數量。換一句話說,每天能夠播放八小時,要能夠有一年的數量。這個數量是很可觀的,一天等於是有四個帶子,一年三百六十天,那麼要是有上一千兩百多個帶子,這個道場可以建立。八小時的講經,可以利用電視。我就可以領導大家,陪著大家每一天念八小時的佛。他有好處,我自己也得好處。所以我想這種道場再過幾年,一定可以能夠建立的。這是我們啟建道場的一個願望。啟建道場的願望就是每一天有八個鐘點講經解義,有八個鐘點念佛,一心常念,我們要想希望建這樣一個道場,來接引有緣的同修,來接引真正發心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同修們。

 

請看經文。「舍利弗,當知我於五濁惡世,行此難事。」這個行此難事,就是前面講示現修行成佛難,度化眾生難。特別是說這一個法門是難信之法,難事當中的難事。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這是自己成道,成道難。「為一切世間,說此難信之法,是為甚難。」這一段經文是總結難事。這一段話,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自己為我們說的。他老人家是示現,實際上是為我們講的。我們今天在這個五濁惡世,發心修行難,已經是不容易了。要是能夠證得一心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難上加難。在這一個環境裡面,弘揚大乘佛法,已經是不容易了,弘揚淨土佛法,那又是難上加難。佛的意思,暗含著極樂世界,無論是修行、成道、說法、利生,比在我們娑婆世界那是容易多了。因為一切障緣少,環境殊勝。

 

末後一段經文,是大眾聞法歡喜,這是本經最後的一段精文。

 

「佛說此經已,」「已」就是說完了。此經就是這一部阿彌陀經。「舍利弗,及諸比丘,」這是當時與會的這些大眾。「一切世間、天人、阿修羅等,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,作禮而去。」這個地方,需要跟諸位解釋。在序分裡面,我們看到這個聽經大眾,有大比丘們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上首有十六位羅漢,大阿羅漢,又看到有菩薩眾,沒有說天人眾,在這個末後也可以說補出來了。與會的時候,有諸天、有人、阿修羅代表的八部鬼神、護法神、他們也都在這裡聽阿彌陀經。可見得這個法會非常之殊勝。八部這是指的這個護法,在此地要跟諸位作一個簡單地介紹。這一部經是屬於無問自說的,所以因緣特別的殊勝。

 

八部裡面,第一個是天,這是講的天神。第二是龍,我們世間所講的龍王,這些龍王都是護法的。第三是夜叉。夜叉翻成中國意思叫輕捷啊!是一種鬼神,因為它能夠在空中飛行,速度很快,所以有輕、有敏捷的意思。再一種叫乾闥婆,乾闥婆叫尋香,他是帝釋天的樂神,就是奏樂的,帝釋天有什麼大會需要演奏音樂,他們來負責,他們是樂神。這尋香就是一燃香,香是他們的信號;這一燃香,他們這些樂神都來了,所以我們叫他作尋香,也是屬於鬼神之類。這個阿修羅翻作非天。他在楞嚴經裡面講,他的種類很多,除了地獄道之外,這是天上有阿修羅、人間、鬼道、畜生道裡面都有阿修羅,他在那一道就隨那一道,這個福德、享受、大概都是相同了。此地所講的是天阿修羅。阿修羅翻作無端正。他這個男子相貌很凶惡、很醜陋,可是女子,阿修羅的女子,相貌非常之美。所以天人,這個忉利天,都喜歡娶阿修羅的女子為太太,因為阿修羅的女子很美。迦樓羅翻作金翅鳥,這個也是畜生道裡面很兇猛的,牠吃龍,龍最怕金翅鳥。這些小的龍都被他吃掉了。當然在此地這是歸依三寶,牠不會再殺生了。牠作佛門裡面的護法神。緊那羅翻作疑神,就是他樣子像人,頭上多了一支角,就是長一支角,這麼一個形狀;所以也將他翻作人非人,看看是個人,多一支角。所以稱之為疑神。摩呼羅伽,這是大蟒,所以也翻作地龍,就是蟒蛇、大蛇。這個八部是幾乎佛說一切經,他們都參加,來護持道場。我們曉得佛菩薩的道場,有護法龍天來護持。佛菩薩今天不住世了,今天世間凡是法師或者是居士所主持的道場,只要是正法道場,不是假藉佛法在那裡斂財、不是假佛法欺騙眾生的道場,必定這一些護法鬼神也來護持,這個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我們要相信,道場有護法鬼神來保護這個地方縱然是在惡世,邪師說法如恆河沙,所謂是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」這個環境裡面依然有正法的護法神。所以我們自己要有信心,要不為境界所屈,要常住在正法之中,成就自己,利益眾生。

 

聞佛說這樣不可思議的法門,這是實實在在的難得,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啊!因為你聽到其他的法門,你這一生當中不見得能成就。八萬四千法門,一生當中能成就的,唯有這一個法門。你想一想,八萬四千法門當中,你能聽到這一個一生成就的法門,當生成就的佛法,這是多麼難能可貴。所以大家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。這一種歡喜真是無以復加。歡喜,必須要深信不疑,要真正接受過來,依教修行。所以說作禮而去,作禮,表示感謝的意思。佛為我們說這樣殊勝稀有之法,唯有五體投地,恭敬禮拜,表示我一點感激之心。而去,去怎麼樣呢?去,回去之後,依教奉行。所以是進則聞法於師,老師是佛,釋迦牟尼佛。「進而聞法於師,退而修行於己。」這是作禮而去,去幹什麼?去,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,依照這個來幹。

 

五濁,是險道,危險的道路,多諸毒惡。這是講我們現在的社會,我們的環境。「五濁險道,多諸毒惡。一失人身,萬劫難復。不如趁此一生,大發勇猛,急出三界,親覲彌陀,極為至要。」記住這個話。「若違此者,」違背了上面一段的開示;「不能一生成辦。」你無論在那個法門修學,一生成就不容易。如果你能夠「專心執持名號,」南無阿彌陀佛,你「決定往生。」這個法門,是一生成就的法門。

 

善導大師給我們說:「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句佛。」少說一句話,不要管閒事;多念一句佛,信心十足。「打得念頭死」自是如如不動,「許汝法身活。」這一生當中即得往生。「三藏十二部」這是講佛教裡頭的大藏經。「讓與別人悟」為什麼呢?太多了,太費時間了。窮盡三藏十二部,縱然你講得天花亂墜,你也沒辦法了生死,你也沒辦法出三界,算了,讓別人去悟去,我們不幹了。「八萬四千法門,饒與別人行」法門雖多,你們去學去,我怎麼樣呢?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?」善導大師教給我們,專修有三個重要的條件。第一個要修禮敬。禮敬阿彌陀佛。第二要口稱、精勤,一心常念南無阿彌陀佛,要常念,一心常念。著重在一心、著重在常念。第三要有智慧的觀照,那你就要曉得,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真正意思。「南無」是歸依。南無是梵語,意思是歸依,阿彌陀佛也是梵語,意思是無量覺。這一句聖號,萬德洪名,歸依無量覺,不但稱這一句佛號,與西方導師念念相應,我們現前在這一個世間,是念念不迷。什麼樣才叫「迷」?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在境界裡頭起貪心,是迷,起瞋心是迷,起愚癡心是迷,起傲慢心是迷,起疑心是迷,起邪見是迷。換一句話說,如果真正不迷,就像佛在金剛經上所說: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這就是不迷,這才叫真正歸依阿彌陀佛。一心一意,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念佛的方法,可以學學蓮池大師,自己念,念四個字。他老人家的功課,一天十萬聲佛號。十萬聲佛號我過去也曾經做過試驗,就是念四個字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大概一個小時可以念六千聲,十個小時才念六萬聲,可見得一天十萬聲佛號,是不成問題。他老人家是既不念經,也不念咒。每一天十萬聲佛號是他的定課。他教別人念六個字。人家問他:「為什麼你教別人念六個字,自己念四個字?」他說得很好,他說我自己深信切願,這一生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所以把一切客套免除了,不要客氣了,「南無」是客氣話,不要了。經裡面講的,執持名號,名號只有四個字。我就依照釋迦牟尼佛的開示,執持名號。一心一意,老實念佛。換一句話說,心裡面不起心,不動念則已,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,起心動念都是覺而不迷。諸位要把我的話聽清楚。教別人,別人未必有像我一樣的深信切願,所以加上南無,跟西方阿彌陀佛結一個善緣。這一生不能往生,來生來世遇到淨土法門,這是一個金剛種子,以後再往生。你要曉得這個意思。你自己發什麼樣的心?如果你要是發的是真心切願,決定這一生往生,就學蓮池大師,一天十萬聲佛號,我們這個經講到此地圓滿了。謝謝諸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