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阿彌陀經講記

(第五講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 

今天我們可以正式地講到經文了,在講經文之前,先要講佛經的體例,作一個簡單的介紹。這就是所謂的「經開三分」,第一是「序分」,第二是「正宗分」,第三是「流通分」。那麼這個體例的分法,起源於東晉道安法師。東晉道安法師也是與鳩摩羅什大師同時代的人,那麼他與羅什大師也有相當深的淵源,與淨土宗初祖廬山慧遠大師,都是很好的同修道友。那麼當年他將一切經,作這麼一個分法,有許多人不太贊同,認為佛所說的一切經文都是一個整體的,不可以將它任意的分裂。那麼到後來,玄奘大師譯出佛的經論,之後,佛的經論也有這三種分法,於是乎大家對於道安法師這樣一個分判,尊稱之為彌天高判,以後無論是註解,講經都採取這個三分的分法。

 

那麼至於應當從什麼地方分起,這些歷代講著的大師們,個人的看法也並不完全相同。就以本經而論,蓮池大師的疏鈔、圓中鈔,與蕅益大師的要解,他們這個三分,經文起止就不相同。我們這一次跟諸位介紹的,是依據蕅益大師的要解,雖然不能將科判一一地標示出來,但是在大段落一定會交代的。我們先看一看經開三分,那麼「親光菩薩」,這是「佛地經論」就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。那麼「晉」朝「道安」,「彌天高判」。這個三分,序分相當於親光菩薩的「教起因緣分」。正宗分相當於「聖教所說分」。流通分相當於「依教奉行分」。那麼這是一切經都不例外,都是這個三種分法。

 

那麼再看看「本經」,本經的三分,「序」分,蕅益大師所說的,是「提」一部「經」的「綱」領。「正」宗分裡面,這是主要的內容,本經分三個大段落。第一大段落是「陳」說西方世界「依」報「正」報,種種「莊嚴」,目的是「啟」發我們的「信」心。第二個大段是「勸」勉我們「應」當發願,「求(往)生」淨土,這個是第二大段,主要的是勸我們「發願」。第三個部分是指示「執持名號以立行」,建立修行的法門。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很明顯地看出,信、願、行,這是淨土法門的三資糧,也就是求生淨土三個必須具備的條件。那麼「流」通分,是「流傳萬古,通達十方」,那麼經文目的是在此地。「蕅益大師」在要解裡面這麼樣的說,「誰堪倡募流通,唯佛與佛。」這個裡頭說明了這一部經流通不簡單,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,唯有佛與佛。那麼在此地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,與十方無量恆沙諸佛,「乃能究竟諸法實相」這是說明得有這樣的功夫,有這樣的境界,才有資格流通這一部大經。「此經唯佛境界」,所以「唯佛」與諸「佛可與流通耳」。蕅益大師這幾句話說得並不過分。

 

那麼現在在此地,我們要特別說明的第一個「依教修證流通」,那麼這是講「淨」土「宗」的「道場」。如果沒有修證,這個法門就算是斷絕了,這個法門存不存在這個世間,要看修證。並不是講這一部經典在世間,還有這麼許多人在讀誦,還有這麼許多人在念佛,那麼這是形式上的流通。實際上的流通,要真正發心修行,要真正能夠證得一心不亂,確實往生西方世界,這個是流通裡面最重要的一個部門,那麼就證明了這個法門確切是流通在我們世間,這個是淨土宗的真正道場。像當年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立中國第一個蓮社,提倡念佛法門,當時有一百多人隨著遠公念佛求生淨土,個個成就,這是淨土宗真正的道場,是我們要曉得、要效法的。

 

那麼第二種呢?這是「印送經疏流通」或者是印經,這個「疏」就是有註解的,像我們法施會,印的有彌陀經,有彌陀經疏鈔,有彌陀經講義,有彌陀經要解,那麼這個就印送經書流通,普遍是贈送給十方道友。希望這些經書能夠啟發他,能夠誘導他,使他知道這個法門,理解這個法門,依教修行這個法門,那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流通方法。

 

第三,就是「弘講」,弘揚宣講,這非常的重要,因為縱然是有註解的經文,一般對佛法沒有研究的人,看到這個註子,也未必能夠看得懂,所以一定要講解。佛當年在世的時候,每一天都在講解;佛滅度之後,那一些弟子們也是每一天都像佛一樣地在講經說法。建立道場的目的就是弘揚佛法,講經的一個場所,講席之所在。那麼現在隨著科學進步,除了弘講之外,像我們用的「錄影、錄音流通」,便利一些遠道的同修,沒有機會能夠到講堂裡面來聽講,所以這兩種方法,在今日之下,的確是一些學佛同修的福音,可以利用這個工具傳達到遠方。那麼在錄影方面,我們是盡可能便利於大眾同修。那麼從這次起我們,將經文、註解都寫在字幕當中,即使你沒有經本,也都能夠看清楚,也都能夠聽明白,這是更為方便了。所以只要你有這一套錄影帶,你就可以得到完完整整的弘講的記錄了。那麼這個錄影帶在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流通,如果諸位須要的話,我們這裡可以代你拷貝。圖書館所流通的錄影帶和錄音帶,以及印送的經書都沒有版權,歡迎翻印,歡迎拷貝流通,這是「佛弟子本分之事」,佛弟子應當幫助佛弘法利生,應當幫助佛流通經書,現在更加上流通錄影帶和錄音帶。

 

那麼講到建立道場,在今日之下,應當是以流通佛法為最主要的一個目的,因為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展到相當高度的工業社會,尤其是所謂的資訊時代來臨了。在以往建立寺院,建立講堂,那是農業社會的時代,唯有寺院講堂才能夠建立佛法,才能夠弘傳佛法。今日之下,我們進入到高等的科技的社會,每一個人都忙碌著他本身的工作,所以已經不可能有長期休閒的時間住在寺院叢林裡面來修行了。因此今天的道場,應當建立在每一個人自己的家庭。那麼佛法流通的所在,當然最理想的就是圖書館,也不必要大型的圖書館,有小型的圖書館就夠了。譬如說以我們本省來講,能夠有一個二、三十坪的這麼一個小的場所,有兩個人負責照顧,建立一個小型的圖書館。這個裡面的經書,可以供給大眾,那麼裡面有錄影帶、錄音帶,可以出借給大家,照顧這一個地區。這一種設施的成本是相當的低廉,如果我們建一個寺院,總得要上幾千萬,甚至於要花幾億萬。可是建立一個這樣小型的流通處,也就是小型的圖書館,所費不多。拿目前來講,有個幾百萬就足夠了,包括全部的設備都夠了。確實可以幫助一方的同修,這一個地方,這一個地區的同修。所以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,要從這個地方去發展。

 

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,那就是培養人才,也可以發展建立小型的佛學研究班,像研究所這樣的性質,來培養弘法利生的人才。同時在那裡錄製一切經的講演的錄音帶和錄影帶,這是現代社會弘揚佛法,無量無邊的真實功德;我們正在做,向著這一個方向去努力,去發展。更希望諸位同修們,希望你們也努力,也向這個方向去發展;在你們自己居住的地區,或者利用你家庭有多餘的房子,你自己本身就可以兼事諸佛弘法的事業,就可以修以前人沒有機會修的真正的福報。我們圖書館會盡心盡力地來協助你,來幫助你。

 

那麼這是講到今日之下流通的方式,我們要跟著資訊科技來發展,流通佛法,利益眾生。而不是把經文裡面這個流通分念念,迴迴向就好了,那是無濟於事的,我們要懂得佛陀教導我們真實的用意。

 

古人所說這個三分的作用,中邊皆甜,所謂是如人食蜜,像蜂蜜一樣,中間,旁邊都甜,都是一樣的。序分裡面表法的意思很濃,所以我們一看序分,就曉得這一部經它是屬於大乘,還是屬於小乘;是屬於藏教還是屬於圓教,是什麼樣一種性質,一看就了然了。特別是佛經的序分,它有如一般開會的會議記錄一樣。譬如說我們看到有一個聚會,一個集會,看看那些出席的人,我們就會想到它這個會議的性質,它這個會議的重要性。

 

佛經裡面,序分裡面,所列的這些大眾,全都是表法的,所以你一看看這些出席的這些人,就知道這個會議的性質。譬如說我們世間,政府召開一個什麼會議了,如果出席的全是財經這些首長,財經界的要人,那麼你一定就曉得這個會議必然是討論經濟財務上的事情。如果出席的都是教育界的人士,那你一定想這個會議一定是討論在教育上的問題。所以你看它出席的是那些人,就曉得它這個會議的情形。這個佛經裡也是如此,所列的這些人不是隨便列的,那麼這個我們一入序分,都能夠看到。

 

諸位請看這個表上,我們先把這個序分,「序分」分為兩段,一段是「通」序,也就是「證信序」,另外一段是「別」序,「發起序」。我們先把這裡經文,在這裡我們先念一遍。「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舍衛國,衹樹給孤獨園。與大比丘僧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大阿羅漢,眾所知識。長老舍利佛、摩訶目犍連、摩訶迦葉、摩訶迦旃延、摩訶拘絺羅、離婆多、周利槃陀伽、難陀、阿難陀、羅鍭羅、憍梵波提、賓頭盧頗羅墮、迦留陀夷、摩訶劫賓那、薄拘羅、阿逸樓馱,如是等大弟子。」這是一段。

 

那麼現在我們就跟諸位介紹這一段的經文,這一段是通序。所謂通序是通一切經,諸位只要展開佛經,你就會看到這樣的字樣,就有這麼一段的這個文字,只是列的這個人名不相同,像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個地方」,它都會有這個字樣。那麼通序呢?也叫做證信序,也稱為經後序,這個裡面內容是包括了六樁事情,所以也叫做六種成就。第一個,講我們起信,叫「信」成就。第二個,「聞」成就,因為經是佛說的,但是佛當年只說,並沒有文字的記錄,那麼結集經典,這是阿難擔任主席,所以阿難說是聞,我聞,他親自聽佛所說的,並非傳言,傳說不可靠,自己親自聽到的,這個可靠。第三,是講講經的「時」間。第四,這是講經的「主」人,也就是說法主。第五是講,在什麼「處」所講,這是說的處所。第六是當時在會,是那些人,我們在一起同聽,這個「眾」就是聽眾。那麼有這個六種,當然我們就可以相信了。不是某一個人自己在那個地方捏造的,而確確實實是有事實的依據,所以有這個六種成就。那麼這個,我們留在後面再說。

 

說到通序的來由,必須要追溯到釋迦牟尼佛入滅的這個時候,當時阿難尊者還沒有證得阿羅漢。那麼換句話說,它的感情還相當之重,佛將要入滅了,它內心很痛苦,心也就亂了。那麼有一個同學就提示他,他說你是佛傳法之人;阿難尊者在佛的法會裡面,大家曉得,他是多聞第一,他是佛的侍者,佛一生所講的經,他是一次也沒有漏掉,即使他沒有聽到的,佛也重覆再講一遍給他聽。那麼換一句話說,四十九年所講的,唯有阿難聽的最完整,一句都沒有漏掉,阿難的記憶力又非常之好,他全都能夠記得住。所以同學提示他了,佛滅度之後,不住在世間了,以後有幾樁大事,你趕快去請示佛啊!你不能在那裡哭了!那麼阿難就問,我應該問什麼呢?我現在心都亂了,不曉得問什麼了?那麼同學就告訴他,他說你現在第一樁大事情你要問,佛在世我們是以佛為老師,佛領導我們,佛不在世了,我們要跟誰?誰是我們的老師?那麼這是很大的事情。

 

那麼還有,同學當中當然也是龍蛇混雜,良莠不齊;那些頑皮搗蛋的學生,佛在世的時候,佛會呵斥他,會管教他;佛不住在世了,我們都是同學的身份,我們去管他,他能聽嗎?那我們對這些調皮搗蛋,不守清規的這些同學,我們怎麼辦?這個事情的確是很大的事情。

 

那麼再什麼呢?佛一生辛辛苦苦為我們說了這麼多法,說了這麼多道理,這麼多的法門,我們總不能說佛滅度之後,這些法門也就喪失掉了,所以必須我們要好好地把它記錄下來,寫成書本,流傳給後世,這是我們應當做的工作。弟子對老師,報答老師的恩德,應當做這個流通弘法的工作。那麼在結集經典的時候,這個結集這些經,前面要加什麼字樣?因為在印度習慣,他這個外道的經典,前面都加一個「阿優」要加這個字樣,那麼這是印度傳統的習慣。他說我們佛經不同於外道,我們應當要加些什麼字樣?那麼這個問題,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這個通序了,所以通序是佛的遺教。佛就告訴阿難,將來你們結集佛經,前面要加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,與那些人在一起」,要加這個字樣。所以今天我們展開佛經,前面都有這種字樣,這是所謂是六種成就,這樣法會才能夠建立。

 

那麼至於別序,也叫做發起序,那就是這一部經發起的因緣,那麼是不能夠通用別部經典,一部經是一種特別的因緣。通序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都是相同的,所以一切經前面要加上這樣的字;那麼這個也是一點佛學常識,我們應當要曉得的。

 

在通序裡面,第一句,「如是我聞」,這四個字含義非常之深,蕅益大師簡單地開示我們。如—實相妙理,古今不變。這個叫「如」。「是」的意思,「依實相理,念佛求生淨土,決定無非。」這叫「是」。那麼這兩個字,這是講的「信」與「順」,講的這個「信順」,我們先來說這兩個字。在疏鈔裡面,這是蓮池大師,他老人家給我們說,阿難倡「如是我聞」,這四個字,裡面含有三個意思。第一個意思是「斷疑故」。第二個意思是「息諍故」。第三個意思是「揀邪故」。阿難在結集經的時候,他一升座,所現的這個相好就像佛一樣。那麼這種情形,諸位如果要留意會看得到,就是以我們一般法師講經說法這個例子來講,法師平時你看道他這個樣子,到他在講台上講經的時候,你再去看看,往往相貌不一樣,比他的本來的相要莊嚴,要好得多。那麼這個就是講他相貌會變;他下台了,他又變回來了,升了台了,他相會變。這個諸位要留意的話會有這個感覺。

 

那麼阿難一上台,把佛當年所講的經重覆再講一遍;在講的時候,他這個相好突然變了,變了跟佛一樣。於是乎有人講,咦?這不是釋迦牟尼佛,怎麼又再來了?!又回來了!佛已經滅度,佛不會回來,那麼是不是他方佛來了呢?那要不是他方佛,那是不是阿難成佛了呢?所以大家有這三種疑惑,於是乎阿難一說如是我聞,大家哦!這是阿難尊者,所以這種疑惑就斷掉了,那麼這是第一個意思。

 

那麼阿難是同學,而且在同學當中,他證的果位不算太高,比他高的人多得很;年齡也不是最大,比他年歲大的人也很多。那麼諸位想想,如果是阿難來講經,這些大眾能服氣嗎?不服氣。不服氣,他講的時候就會有爭論;阿難一說是如是我聞,聽佛所說的,大家就沒爭頭了,這不是阿難講的,佛講的啊!息爭論。

 

第三個意思,這就是揀別外道,剛才說過,外道經典一開頭用「阿優」,這個「阿優」兩個字,就是有無。那麼換句話說,外道經典裡面所講的理,不是講有,則是講無,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。佛法不如是,佛法是建立在實相的基礎上,尤其是一切大乘經典,都是建立在實相的基礎上。那麼這個在前面,我們在要解、玄義裡面已經跟諸位說明過,那麼在這個地方,就不必多說了。

 

「如是」這兩個字所含的意思,非常的豐富,諸位如果有興趣深究的話,而實在講,是應當要深究的,可以去讀大智度論。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波羅密經的註解,龍樹菩薩所造的,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;玄奘大師所翻的是瑜珈師地論,這是我們佛門裡面的兩部大論。大智度論一共是有一百卷,原來的梵本有一千卷,羅什大師知道中國人喜歡簡單明瞭,最怕繁瑣,所以將這個一千卷濃縮為一百卷,這是供養我們中國這一個地區的眾生,可見得佛祖真正是大慈大悲。

 

那麼講信順,我們必須要曉得,阿難結集經的時候,開頭說這四個字—如是我聞,這四個字,這個意思是說如我親聞,聞佛所說。那麼我聽佛怎麼講的,我也怎麼講,不增不減,表示信是。正是能夠順一切眾生的心。所謂,「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。」所以這是「如是」信順的意思。那麼我們要曉得,「聖人」這是指佛,「說法」,所說的一切法,「但顯於如」,這個「如」的意思,就是真如的本性。佛在法華經裡面給我們講十如是,這「如是」講了十種。天台大師將它擴展為百界千如。佛講了個十如是,天台大師把它一演繹成為一千個如是,實際上講是世出世間一切法,那一法不如是。「唯如為是」,這才是「如是」兩個字的本義。那麼換一句話說,這一部經所講的就是講個「如是」啊!你要真正懂得「如是」了,那這個經你就全都懂了;不但這一部經講「如是」;佛、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所說的經無不是講「如是」而已呀!那麼這個後面我們講到,這個是簡單來說。

 

「當理為如」,「當」是什麼?完全恰當,與這個真理完全相應,這個叫「如」。如,如如之理,真理,真理決定無非,「無非為是」。那麼它佛學名詞上,「如為真空」,就是法性。性體叫「如」,真如本性的理體,用這個字來代表。真如本性理體所起的作用,這妙有,這叫「是」。「如為真空,是為妙有。」真空跟妙有是一樁事情;心經裡面說得好,「色」,妙有是「色」,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這就是「如是」兩個字的意思。所以釋迦牟尼佛,「世尊四十九年所說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,如是而已。」所以諸位只要能夠通達如是,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通達,所以這兩個字不能夠輕易的看過去。

 

「圓瑛老法師」在彌陀經講義裡頭曾經說過「念佛法門,心不異佛」,這是特別就我們這個法門來講,心不異佛,「佛不異心,心佛雖有二名」,名詞上一個叫心,一個叫佛。而實際上呢?「心佛無非一體」,從心佛一體,所以叫「如是」,這是就本門,我們這一個法門來解釋「如是」這兩個字。還有一個解釋,「又萬法俱寂,一心不亂為如」,這都是就我們念佛法門來講的,可以說佛在一切經,一開頭就把經典的宗旨標示出來。所以這個如在本經裡面來講,萬法俱寂,一心不亂。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這是「是」的意思,那麼從這個意思上來看,你才真正明了心佛不二啊!無非一體不二,這是「如是」,簡單淺顯的解釋。那麼這個實相,前面說過,我們就不必再多講了,這個意思大家都能明了。

 

再說「我聞」這兩個字,「我」,阿難尊者「隨俗稱我」,那麼諸位要曉得佛法不但是大乘佛法,就是連小乘佛法都不例外;學佛先要破我執,佛法是智慧之法,是覺悟之法。如果我們要破迷開悟,先要把覺悟的障礙,要把它破除掉。而覺悟的障礙,就是執著,就是我執與法執,這兩種執著是一切障礙的根本。所以在小乘法修學,一定要破煩惱障,這個在前面也跟諸位講過,就是見思煩惱。小乘的初果已經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,才能夠證到小乘須陀洹果,換一句話說,小乘入門。那麼阿難尊者,在愣嚴會上來講,他已經證得初果了,那麼換一句話說,他絕對不再執著自己的根身是我,身見破了,所以他懂得。這是大乘裡面講的,「實相無我無不我」,體上講,絕對無我;在相上講,隨俗無不我。所以為了說話,這就是對眾生,對別人說話方便起見,也要隨俗稱我,稱一個我。

 

「聞—親聆圓音」,如來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,所以如來這個音是圓滿之音。下面這四個字很重要,「如空印空」,這四個字很重要,這就說明了真正會聽。會聽的人是不執著,聽了沒有?聽了。聽了沒有執著啊!假如你要是聽法,要是有了執著了,死在句下,所以是念死書的,我們世俗人講,「書呆子」。聽講經要是死在句下,那叫佛呆子。因為佛說法,諸位曉得,是無說而說,說而無說。所以會聽的人,聽而無聽,無聽而聽,如空印空,這才能真正破一切執著障礙,開發圓滿究竟的智慧,「說聽」皆不可思議。這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「師承」,意思是在此地。

 

那麼在這個地方我又要特別提醒諸位同修們,佛法所教、所學、所修、所證的,如果從智慧上來講,不外乎根本智與後得智。根本智是實智,真實的;後得智叫權智,方便智。根本智是無分別智,後得智又何嘗例外呢?這一點是必須要明白的。因為在近代有許多人誤會了,認為根本智很難,為什麼呢?一定從戒定慧裡面產生的。經裡面常給我們講「博學多聞」,博學多聞為的是什麼呢?無非是為了增長後得智。但是你沒有證得根本智,決定沒有後得智。那個根本像樹木一樣,像這個樹,它有根,根在土底下,它有本,本就是一根主幹。後得智什麼呢?枝葉,枝葉花朵。那麼如果你沒有根,沒有主幹,你想想看,那來的枝葉花果呢?所以後得智是建立在根本智的基礎上,才叫後得智。

 

因此佛說一切法,是後得智。但是他因為是依根本智而說的,所以叫說而無說,說是後得智,無說是根本智;無說而說,是從根本智起後得智。聽法也是如此,這個叫善說善聽,師資道合,這是佛門的教學。不但釋迦牟尼佛如此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不如此,佛佛道同,沒有例外的。這個是希望同修們要特別留意到,不能誤會。如果我們現在不在根本智上下功夫,一開頭就博學多聞,落到什麼呢?結果不免落到邪知邪見,正如清涼大師講,你不落在無明裡頭,就落在邪見裡,那就太可惜了。

 

我們看古來的一些大德,無論在家出家,人家學佛三、五年,就有相當的成就;我們現在學,學幾十年,學一輩子,都沒有成就,原因在那裡呢?因為我們這兩種智慧都沒有,我們也沒有認真去修學這兩種智慧,所以走錯了方向,始終不得其門而入;如果方向正確,怎麼不入門呢?怎麼可能說不成就呢?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,那就是學佛必須要認真地在戒定慧上下功夫;等到你「定」成就了,「慧」現前了,這個時候,那就是像善財童子一樣,「百乘淹水」,參訪知識,博學多聞,成就圓滿的後得智,才有資格啊!這個裡面,意味深長,道理甚深,境界尤其不可思議,希望大家能夠細心的去體會。那麼這是「我聞」兩個字的大意。

 

底下呢?這是時間,時成就,時間經裡面都是講的「一時」,「師資道合,說聽周足。」這是講的「機感」。時,這個時間不是真的,那麼這是諸位要曉得的,不是真的。在唯識,像百法明門裡面所講的,這是唯識入門的一部書,許多同修們都讀過,時間這一法在百法裡頭,是屬於二十四種不相應之一。什麼叫不相應呢?他與新法不相應,換句話就是說,新法裡面沒有,心所法裡面也沒有,色法裡面亦沒有。可見得這個時間的觀念,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,它是屬於抽象的,決定不是事實,所以「時」,不是實法。因此佛講經的這個時間,實在說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,甚至於上午下午幾點鐘,那阿難尊者難道就記不起來嗎?如果說連這個事情,他都記不清楚的話,他所記錄的這些經文,我們都不能相信他。

 

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看佛經,對於這一點,我就很不服氣;阿難把經文意思記得這麼清楚,地點也記得很清楚,與會大眾也很清楚,那老師不必說了。唯獨這個時間,只是籠統講個一時,不服氣,那一時什麼意思?哦!從前有一個時候:::,這個給小孩講故事可以,這個話不確定。佛經是如來金口所宣,誠實之語,怎麼可以用這種字樣?後來佛經念多了,才真正體會到,這個一時是絕對正確的;如果說記錄在某年某月某日,這個意思就完全變了,為什麼呢?那過去的,不是現在的;這個一時兩個字是活的,不是死的,所謂是「師資道合,說聽周足。」「周」是周圓,「足」是滿足,那麼這兩個字的意思也是圓滿,為什麼呢?初學有初學的滿足;老修有老修的滿足;人天乘的根性,他有人天乘的滿足;聲聞、緣覺,有聲聞緣覺的滿足;菩薩有菩薩的滿足,真正是啊!所以一音而演說,眾生隨類各得解,不但各得解,還人人都滿足了,這個真正是不可思議。所以師資道合,這些話都是活的,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性,是什麼樣的程度,諸佛菩薩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來教他。

 

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音聲,應機說法,老師與學生才能夠道合。佛為師,弟子為資,以資之機與老師之教,機教相契,叫做道合。就像我們世間人所謂是,說得非常投機;所以說話不投機半句多,就不願意聽了。說得非常投機,程度淺的,說的理與事都淺,他很樂意地聽;程度深的,說的理與事都深,他聽得也非常投機,意思就在此。你要問什麼時候說的呢?就是机感相應,他這個學生根性成熟了,有資格也有必要,要聽這一個法門;佛看到他能夠接受,他能夠相信,能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,而得無量無邊的真實利益,所以佛無問自說,這個叫做「一時」。

 

真正當機的人,就是程度正適合的人,他成就了。還有不當機者,就是程度還沒有成熟;沒有成熟的人也得利益,所謂是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。」他將來必定因為聞法的機緣,聽到阿彌陀佛的這個名號,聽到阿彌陀經,這樣的機緣,這個機緣就是金剛種子啊!我們今天利用電視、錄音帶,這個錄音帶就是金剛種子;諸位如果說聽了一遍,不管你信,或者是不信,總而言之,你這個阿賴耶識裡面已經種了這個種子。那麼在將來,這個種子必定成熟,開花結果,往生西方世界,親見彌陀,這個就是今天所種的這個種子。這個種子永遠不會壞,像法華經裡面所講的,一稱南無佛,皆成佛道,皆已成佛道,意思完全相同。所以如果記載某年某月某時,那就過去了,這些意思全都沒有了。所以那樣記載是變成死的,不但是死的,也是虛妄的。

 

「一時」這兩個字活活潑潑,而且人人皆有份。像過去智者大師,念法華經入定了,親見靈山一會,佛,他見到這個定中,見到這個靈鷲山,釋迦牟尼佛還在那個地方講法華經,所以他出了定以後,靈山一會到現在還沒有散啊!可見得這是一時,机感相應的時候,他親自參與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法會。

 

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所記載的,他老人家入定的時候,到兜率天,聽彌勒菩薩講唯心是定。由此可知十方諸佛菩薩,所有的法會,會會都未散啊!這叫一時。那麼在我們本經,只要你一心不亂;你到一心不亂,十方諸佛菩薩這些法會統統沒散,你机感相應,都可以親自參加,這個因緣多麼殊勝,所以一時帶給我們無限的期望,而且這是真實的,決定不是虛妄的。

 

說法的時間,說法的主人是佛,這個說法的主人是本師釋迦牟尼佛。「佛」這個意思有「自覺、覺他、覺滿」,滿就是自覺圓滿了,覺他也圓滿了,是「人天大師」。「大師」是對佛的尊稱,一般人是不應該稱的。譬如古來的這些我們的祖師,都稱法師;像鳩摩羅什,你看他稱的是,都是稱譯經的法師,三藏法師,我們在經典裡面是這樣看到的,而沒有看到大師。大師,唯有佛稱大師,一般人稱大師,那都是太過分了。但是有一個例外,就是淨土宗的祖師稱大師,那就特別顯示出這一個法門是特別法門,所以這個法門的祖師稱大師,那麼這是一點的佛學常識,我們要曉得。

 

那麼下面,就是「在」。「在」這個字,是「應机示現,所以有在」,就是佛在什麼地方,「在」就是住的意思。為什麼不用「住」而說「在」呢?從前皇帝,他所住處都叫「在」,叫「行在」。為什麼呢?因為皇帝那個觀念說,富遊四海,貴為天子,他這個國就是他的家,所以他不能說住在那裡,只能說在那個地方,是這個意思。我們說問別人,你住在某地方?你家在那裡?我住在某縣、某市、某街,這是你的住所。那麼一個國王,你說他家在那裡?他一國就是他的家,所以這一個國那麼大,只好說他在那裡?像我們這個家,如果他在家裡,你總不能問成,你家在那裡?只能說,他在某一個房間,他在客廳,他在房間,只能這個說法。因為皇帝是,這個國就是他的家,所以不能說他住在某個地方,只能說他在那裡。所以皇帝住處叫「行在」,他的行動在某個地方,用這個字樣。

 

那麼佛,諸位要曉得,整個娑婆世界是他的教化區,他這個教化區的範圍比一個國家大得太多太多了,你怎麼能說佛住在某個地方?不能。如果說他方世界說佛住在那裡?他住在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太大了,我們在娑婆世界裡面,這一個佛在那裡?因此這有應机說法的意思在。

 

那麼本經是佛在「舍衛國,衹樹給孤獨園」所講的,這個就是把說經的處所,很清楚、很明白地說出來了。「舍衛」是印度話,翻成中國的意思是「聞物」的意思。我們看這個舍衛大城。舍衛國,「梵語舍衛,此云」,此是我們中國話,中國話的意思是「聞物」。所謂「聞」,我們意思就是出名。這個地方是很有名氣,「物」是物產豐富。所以對比來看,人非常有智慧,有聰明,聞名於世,物資豐富。這個也可以拿今天的話來講,文化水準很高,人很聰明,都有智慧,那麼可見得這個地區是非常好的一個所在。那舍衛國,實際上舍衛是一個大城,是一個都市的名字,它是「憍薩羅國」的首都。憍薩羅國當時的國王,就是「波斯匿王」,波斯匿王「乏都成」,波斯匿王的首都就是憍薩羅國的首都,叫做舍衛大城,舍衛城。那麼我們有的時候就把這個城,來代表一個國家,也行。譬如我們今天這個事件,有些你看報章雜誌裡面講的,它講東京有什麼事情在講東京就代表了日本;講華盛頓也就代表了美國;講台北就代表了中華民國,是以首都來代表一個國家,也可以自古以來都有這個例子。這個地方是以舍衛,這個城市來代表憍薩羅國,這個都市是很出名的。

 

這個「衹樹給孤獨園」,這個裡面有一段故事,我們在此地簡單地給諸位介紹。這個「衹」是「衹陀太子」,衹樹給孤獨園。這個衹陀太子就是波斯匿王的兒子。衹陀,中國的意思是戰勝的意思。那麼大概是波斯匿王打勝仗的時候,正好他生了一個兒子,所以取了個名字,就取為衹陀。那麼這就是舍衛的王太子,舍衛城的王太子。這個給孤獨,這是翻成中國的意思,這個梵語稱為「須達多」,須達多就是「給孤獨」,須達多是波斯匿王的大臣。波斯匿王大臣,這兩個人,我們總把他搞清楚。那麼須達多這個號,是別人送給他的,就是這個人非常慈悲,他常常喜歡布施孤苦伶仃的老人,他常常照顧他,所以大家就送給這個美稱,一個很好的號,叫他「給孤獨」,他常常能夠救濟這些孤獨的人。那麼在他的鄰國,就是「王舍城」,有一個國王叫「瓶沙王」,那麼這個地方還有一個人要注意到的,就是刪檀那長者,那麼我們現在跟諸位簡單介紹這個故事。

 

那麼這是有一個時期,須達多長者為他的兒子娶媳婦,去下聘。那麼他這個媳婦,親家是誰呢?就是王舍城的刪檀那長者,這是他的親家公。正好須達多到王舍城去拜訪這個親家下聘,聘媳婦的時候,這個時候,刪檀那長者正在迎接釋迦牟尼佛,而把他這位親家冷落在旁邊了。那麼他就想了,你看兩個人都是大臣,刪檀那是王舍城的大臣,須達多是舍衛國的大臣,都不是一個普通人物。而且這時候,須達多到刪檀那那裡去做客,這是貴賓,同時又是親家,這樣重要的人在一般常理來講,應當親自要來接待,要來招待他。那麼他把他放在旁邊,去迎接釋迦牟尼佛,而且看到他對釋迦牟尼佛那樣隆重,那麼樣的尊重,他感覺到很奇怪。就向他打聽,那是什麼人,你對待他那麼樣地尊重,甚至於超過了對於國王的尊重,他到底是個什麼人?那麼,於是刪檀那長者就給他介紹,說明佛的這些功德,度化眾生這些事跡。

 

那麼這個須達多聽了之後,非常地感動,於是乎就要求刪檀那長者給他介紹,引見,他去禮拜釋迦牟尼佛。那麼這個拜了佛之後,當面就邀請,請佛到舍衛大城去弘法;就請佛,當然他現在在王舍城說法,就請佛您明年到我們國家去弘法利生。那麼佛就告訴他說了,他說我明年還是瓶沙王請了我,我沒有時間。那麼給孤獨長者說,那麼就後年好不好?佛就答應了,好,後年我一定去,於是須達多長者非常地高興。那麼這一細看看呢,佛的這些弟子們,常隨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是一個相當大的團體,那麼這些人都是跟到佛的,佛到那裡,他們就跟到那裡,不想捨去。所以要請佛一個人簡單,這一請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那麼必須要有相當一個寬大的場所來招待這些人。於是乎回來之後,他就想那個地方能找到這麼好的一個所在,看了好多處的地方都不太滿意,到最後在城外看到衹陀太子的別墅,是個花園,地方也很寬敞,裡面的建築非常的典雅,距離城又不太遠,今天來講交通也相當方便,又離開都市在郊區,非常理想的這個地方。於是乎想,這個地方可以容納世尊的這一個團體,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的時候,沒有問題,可以容納得下。但是這個地方是太子的地方;一般人的地方,他出面來買很容易;這個太子的花園,要跟他買不太容易。於是乎他又找衹陀太子來商量,衹陀太子就跟他開玩笑;長者,聽說你很有錢,你家的黃金很多,你想要我的花園,行!你用黃金鋪地,你把我這個園子鋪滿了,我就賣給你。須達多長者真的有錢,在舍衛國那是第一有錢的人家。他回去就真的打開他家的倉庫,把黃金搬出來鋪地。有人就跟衹陀太子說,我在開玩笑的,真的啊!結果跑進去一看,果然在黃金鋪地。衹陀太子這一下子才被感動,啊!釋迦牟尼佛到底是什麼樣的人?你能夠這樣為他犧牲。於是乎他就說明,釋迦牟尼佛智慧、功德。那衹陀太子說,這樣的,哦!原來是這樣的人;這個功德,這個好事,我們兩個人做,不能讓你一個人做。那個給孤獨長者不答應,他說這個功德是我的,我不讓給你。他說那不行啊!他說如果要是真的你不答應的話,好,你黃金可以鋪我的地,我地賣給你,那我房子要拆掉,我這裡有很多花草樹木,你不能鋪啊!那花草樹木,我統統把它砍得乾乾淨淨,給一塊荒地給你,那這個地方沒有意思了。這個是無可奈何的了,所以長者就說好吧!那好,我們兩個人做好了。這個花園算是給孤獨長者的,裡面所有這些樹木、建築物是衹陀太子的,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兩個人的功德主;衹陀太子的樹木、庭院,給孤獨長者的花園;所以這個地方,因為衹陀是太子的身份,那麼須達多畢竟是大臣,所以把太子的名字放在前面,他自己的名字列在後面,衹樹給孤獨園。這是黃金鋪地,來供養釋迦牟尼佛,也就是供養三寶。這個典故就是從這兒來的。

 

那麼由這個地方可以能夠看得出,在當時,這一些國王大臣對於釋迦牟尼佛的尊重,對於三寶的尊重。這樣熱心的來護持,幫助佛弘法利生,接引大眾,那麼這個是這麼一段的故事。所以這幾個人物,我們都把它寫在這個地方,這是「布金買園」,買衹陀太子的園林,「供佛及僧」。

 

那麼這個下面,我們要講到經文裡頭,就是聽眾。「衹園精舍」的「大講堂」,「主講」的呢,「本師釋迦牟尼佛」。聽眾人數相當多,這個地方所列的名字叫上首,「上首」就是,等於說班長一樣,領班的「聽眾」。那麼聽眾裡面,經文裡頭分為三類,「先聲聞」,小乘的聽眾,「次」是「菩薩」,菩薩列在第二,那麼最「後」再列「天人大眾」。那麼這種排列法,它裡面有很深的意思。聲聞排在第一位,因為這是出家人,全部都是出家的弟子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這是出家弟子,是佛的常隨眾。佛不在世的時候,出家弟子要擔負起續佛慧命,弘法利生的任務。也就是講傳法這個工作,是由他們來負責的,所以把他們列在首先。

 

那麼菩薩眾呢?他這個相不定,為什麼呢?有在家、有出家,不像聲聞完全是出家相。菩薩的時候,在家的多,在家菩薩多。那麼擺在當中,也表中道的意思;先後,他在當中,所以菩薩代表中道。菩薩不是佛的常隨眾,不常隨佛;因為菩薩是大乘真正覺悟之人,他在佛在世的時候,就要幫助佛去教化一方,也等於是佛的分身說法。只有在每年夏安居,「自治」法會的時候,這個時候,他要來見佛,參加一年一度的進修教育。就是每年的時候,有這三個月進修教育,其餘九個月,他在外面代佛教化眾生。他擺在第二個。

 

最後,這是有諸天,有國王大臣這些人,人眾,這些大眾,也是在法會當中。這一些人擺在最後,因為他們是,也是當機,同時也是護法。佛法如果沒有這些人來護持,是無法流通的;所以佛法的護持流通,佛在世的時候,把這個工作、這個任務,交代各國的國王大臣。國王大臣來護持,佛法必定興旺;佛法興旺一定是國泰民安,天下太平,這是一定道理的。因為佛法是最完善的教學,我們中國古人懂得這個道理。所謂是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,那麼佛法是最完善的教學,所以在從前,國家施政裡面,都列入第一個施政的項目。像我們中國過去行政組織裡面,第一個就是禮部,這個禮部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,它是施政最重要的一個部門。

 

那麼經文裡說,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。那麼什麼叫做比丘?「比丘」是印度話,「佛門出家受具足戒之稱」,具足就是圓滿。出家的男子,一共是二百五十條戒;二百五十條戒,每一條都受了,這個叫具足戒,稱為比丘。女子出家要受三百條戒,稱為比丘尼,「尼」就是女子的意思,這是出家人的稱呼。比丘是梵語,這個字含多義不翻,因為它裡面含有三個意思。

 

那麼第一個意思,「乞士」,諸位要曉得,「士」是念書人,在我們中國從前社會的士農工商,「士」是讀書人,是有學問,有道德之人,為社會所尊重之人。但是他是個乞丐,這個念書人是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乞丐。因為佛在世的時候,這個制度是托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是托缽制度。在中國人就是討飯。那麼佛這個制度裡面含義很深,因為眾生無始以來,就具有傲慢的習氣,行乞食的制度,可以斷除我們無始劫的貢高我慢的習氣,所以它有這個意思在。上乞法滋養自己的法身慧命,上面要向佛來求法。那麼下呢?則要向一切齋主乞食,乞食養自己這個身體,我們有這個身體在,當然須要飲食,那沒有飲食怎麼行呢?所以這個飲食要靠施主來供養,來滋養生命;求法,則是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,所以稱之為乞士。正如同佛在世佛吉凶經裡面所講的,修道之人,三衣一缽,決定不能夠儲蓄財物,為什麼呢?積財則喪道,修道的人什麼都要捨棄,「心」,一心一意在道上,所以說無所適藏,一心一意在修道,在弘化。

 

那麼第二個意思,「破惡」,這個「惡」,是指的煩惱,一切不善之法,統統要斷除,斷惡修善啊!絕不墮在愛見上,決定不會墮落。

 

第三個意思是「怖魔」,這個魔是指魔王,指天魔。天魔總希望他所統治的人口愈多,好像他這個威望也就愈大;這一出家了,要超越三界了,他就苦惱了,我這個人口減少,人口都往外流了,他心裡就難過,就不高興了。所以當你要是成道的時候,魔就來擾亂,就想來破壞你,叫你退轉,那個用意也就在此地。你這個功夫不到家,魔不會來找你,你雖然有這個想法,有這個念頭,你沒本事,你出去不了,他不干涉你。所以到你真正有這個功夫有這個能力了,他就會來干涉你。因此,真正發心出家的比丘,登壇受戒的時候,這個時候有地行羅剎會把這個情形報告天行羅剎,天行羅剎輾轉就會告訴魔王,魔王一聽就很不高興,這是真正發心。如果不是真正發心的,魔聽到之後,一笑了之,不把你放在眼睛裡頭;所以你要是真正發心的時候,魔他真恐怖。所以有這麼三個意思稱為比丘。

 

那麼稱為大比丘,這講大乘的比丘,不同於小乘,那就不一樣了,就是迴小向大的比丘。底下有「僧」這個意思,僧是「僧伽耶的略稱」,僧伽耶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是「和合眾」。那麼這個意思,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僧的意思,它是有理有事,一共是七種和合。「理」呢?大家是「同證無為解脫」。無為是真理,像六祖大師所講的,本來無一物,是無為;何處惹塵埃,是解脫。本經所講的一心不亂,一心是無為,不亂是解脫。這個都是講的我們出家,或者是在家,學佛,為佛弟子,我們幹的什麼事情?就是要證無為解脫,要證一心不亂,這個是學佛目標之所在啊!

 

我們大眾在一起生活,這不是個人,是個團體。既然是個團體,在佛法這個僧,叫僧團,團體,四個人以上叫僧。那麼團體當然要有團體生活的公約,這樣才是一個真正和合的團體。眾就是現在講團體。那麼必須要守住六條共同的生活規範。這個六條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訂的,所以這個也是,可以算是基本的戒律。

 

第一,「見同解」,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,就是見解、思想要相同。如果大家的見解不相同,怎麼能夠同住呢?怎麼能夠共同生活呢?所以說一定要見解相同,志趣是一樣的。那麼這個見同解,與理相應,我們大家都是這麼一個見解,都是這一個目標,都是這個想法,都是向這個方向去走,這見解相同,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思想統一的。

 

第二,「戒同修」,戒是佛給我們制定的戒,是生活規範,我們必須要遵守的。小乘戒律是自律,是你私生活的規範。大乘戒律是菩薩戒,是團體大眾共同的生活規範。所以戒律是這兩大類,一個就是你個人的生活,一個是團體的生活,這是大小乘兩種戒律;生活規範,我們要遵守。

 

第三,「身同住」我們住在一個寺院,一個精舍。

 

「口無諍」,互相在一塊的時候沒有爭執。

 

「意同悅」,心裡面每一個人都法喜充滿;正如同孔老夫子所說的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。」心裡面有喜悅。

 

第六,「利同均」,「利」是利養,十方的供養,大家是均等,人人都有份;沒有厚薄,不是說那個住持當家的,它要得的多一點,沒有,這個是大家平均的,利同均。那麼這個樣子才稱之為僧團,這個就叫「六和敬」。

 

那麼由此可知,這個「僧」之一字,不是出家人的尊稱,在家人也能稱。因為什麼呢?它的意思是遵守這七種,這七條和合的條件。你的家庭如果要是遵守佛所說的這七條去做,那麼你一家,就是個僧團,就能夠稱之為僧;如果你是一個公司行號,你這個公司行號裡面,從老闆到夥計,也能夠遵守這個六條,見解相同,都能夠遵守五戒十善,身同住,口無諍,意同悅,利同均,那麼你這個公司行號,這是僧團。如果運用在學校裡面,學校僧團。如果運用在一個國家,這個國家就是僧團。所以僧不一定是出家人,這個諸位一定要記住。唯獨比丘是出家人的尊稱,前面跟大家講過,稱和尚,稱法師,稱僧,在家出家都可以稱的,連阿闍黎,在家出家都可以稱。唯獨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彌、沙彌尼,這是決定出家人,在家人不能稱。那麼這個也是一點的佛學常識。

 

那麼這個,大比丘僧,這個是僧團,人數有多少呢?有一千二百五十人,實際上還有五個人,因為它這裡是算一個整數,那五個人就包括在裡面了。那麼這個是佛的常隨地子這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是一生都跟佛的,佛走到那裡,他們就跟到那裡。因此在一切經裡面,佛講這個聽眾,都是把他們列在前面,他們等於說是固定的聽眾,一個人也不會少,一次也不會缺席,這是佛的基本聽眾,所以把他們這個人數表出來。至於這個裡面列名字,前面講過了,都是代表這一次講經的目的、目標,以及它裡頭的意趣。並不是說這一部經那些人聽了,那一部怎麼沒看到他的名字,不是的,這些人統統都在,而是為了表法才列名。因為這些上首弟子,各有各的特長,標那一個人,這個經裡頭有什麼意思在。譬如舍利佛,智慧第一,這個經上有他,那這一部經代表智慧的意思。目犍連,神通第一,這個經上有他,那這個經裡頭有神通的這個意思在。所以諸位讀金剛經,金剛經裡頭有須菩提,須菩提是解空第一,那你曉得金剛經所講的道理,空的道理,是用解空第一來說的。所以一看到經上列的這個名字,就曉得這個經的性質,他是代表這個經的性質。那麼本經列的聲聞眾有十六位,它所代表的意思,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。今天就跟諸位介紹到此地,上首中,下次再給諸位詳細的介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