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學十四講講記

(第十二講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邱淑貞記錄

 

第十二講 六度萬行

 

 

 

甲、六度

 

這一講是大乘佛法。大乘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,歸納修學的綱領就是「六度」。為什麼要歸納這六條?實在說,所謂佛法是建立在相對的基礎上,也就是眾生有病,佛法就好比是藥物一樣,眾生沒有病,也就沒有佛法,因此,「法」不可以執著。《金剛經》告訴我們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!」有病的時候,需要這個法;病好了,這個法也不能要。

 

在這一表裡面,先來看看我們有些什麼病?這一定要搞清楚。第一是貪病,「貪慳」,這是病根,可以說無量無邊的煩惱業障、生死輪迴,都是從它而來的;包括後面的惡業、瞋恚,乃至愚痴,都離不開貪慳。因為它是一切病的根本,所以菩薩修學是從根本來拔除,得用個方法來對治它。我們曉得這個病的嚴重,就要認識對治的方法,而且要有效的運用方法來對治這個毛病。「貪」是貪求,凡夫欲望沒有止境,不但對於世間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貪而無厭,連三界之外的佛法也貪圖。佛法,斷掉貪心才能得到;用貪心來貪求佛法,結果是增長煩惱,不會得到的。所以學佛要去貪心,不能用貪心來學,不可以用貪心來求。慳吝與貪可以說是同類的,已經得到的不能放下,叫做「慳」;這都是我們的病根,佛法處處教我們看破、放下。什麼叫做迷?什麼叫做悟?所謂迷,不知道貪慳是病,認為是應該的,是一樁好事情,這就是迷惑。覺悟了,知道它是病根,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苦難,如果真正從心地裡面把慳貪拔除,就成佛。無量的煩惱可以歸納為一百零八類,百八煩惱;《百法明門論》再歸納為二十六種,二十六種再歸納就是六個根本煩惱。六個如果你還嫌多,還可以歸納為貪瞋痴三毒煩惱。因為有這三毒,心裡頭有毒素,果報就是生死輪迴。三毒煩惱,哪一個最嚴重?如果再把它歸納成一個,就是慳貪。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,布施是對付慳貪的。

 

「布施」有三大類。第一、「財物」布施:財分為內財與外財。外財是身外之物,如金錢、物品等。內財是身體,譬如當義工,以勞力、智慧、技能,為社會大眾服務,這是內財布施。一切所有內外之財,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,稱為財物布施。自己有的,如果別人有需求,能捨,能夠供養別人,能夠贈與別人,心地清淨無有貪念。布施就是捨、就是放下;能捨,你就得清涼、自在,就開智慧。第二、「諸法」布施: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;世出世間法,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,稱為諸法布施。你所懂得的,有人來向你請教,盡心盡力把你所知道的都教給他,不吝法。你知道十分,只教他三分,他所懂得的永遠不能超過你,這是吝法,慳貪心沒有斷。第三、「無畏布施」:眾生遭遇災難危苦,心生恐怖、畏懼,你能夠幫助他,使他遠離恐怖,身心得到安穩,稱為無畏布施。這三種布施,如果沒有把慳貪心斷掉,這個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,只是布施而已。修這三種布施得福報。財物布施所得的果報是財物不缺乏;以錢財布施,得大富。世間富貴之人從哪兒來的?修財布施而來的。法布施得的果報是聰明智慧;世間人有智愚不等,不平等是果報,因為過去生中修的法布施不一樣。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果報。吝財得貧窮的果報;吝法得愚痴的果報;不能行無畏布施,身體多病,壽命不長。

 

布施涵蓋了一切佛法,佛陀教人不外乎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;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修學的不超越這三大類,能夠以清淨心、真誠心,服務一切眾生、服務社會、服務人民,而不求利益,這是布施。佛菩薩能施,因為知道身心世界無所有、不可得。世間人不肯布施,以為身心世界是真有,在這裡面貪而無厭、患得患失;只知道為自己,不曉得為眾生。

 

修布施的功德,略舉兩種:第一種「除怨」;第二種「不乏」,財物、諸法、身心健康長壽,樣樣都具足,不會缺乏。除怨也非常重要,世間人常講,一家飽暖千家怨!你家裡發大財,為富不仁,不能夠幫助別人、救濟別人,你這一條街的鄰里鄉黨對你都怨恨。你家裡遭小偷,人家看到小偷去偷也不會報警察,偷得好:他家裡有東西,多偷他一點。你家房子要被火燒了,人家也不會來救,燒得好。你要是有財富,常常布施別人,常常救濟別人,大家對你不但不怨恨,而且尊敬你。為什麼?因為你發大財,大家都有好處;你肯周濟這些鄰里鄉黨,多做這些慈善福利事業。布施所得到的功德利益還不只這些,前面兩條都是講世間的利益,不是講佛法;佛法的目的是除障,是「去障」,不在乎除怨、不乏。如果目的是施一得萬報,這是世間的果報,不能超越三界,不是得到究竟的功德利益。如果想超三界、了生死、明心見性,要除障。學佛的人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,財布施決不是求財富,法布施決不是求智慧?無畏布施也不求健康長壽,求去除自己的病根。如果目標在這上面,這就是布施波羅蜜,才算是六度,度越慳貪煩惱。所以我們一定要懂這個意思,決不能夠停止在除怨、不乏,那是得世間果報,不能超越三界。世間果報享完還是要墮落,因為世間福報是享得盡,世間法是無常的,不是永恆的,我們一定要覺悟到。

 

「持戒」:持戒對治「惡業」。凡夫起心動念、一切的造作,無不是惡業。前面說過,起心動念無不是業。業裡面尤其可怕的是惡業,惡業的果報在三惡道。我們不想得三惡道的果報,一定要把惡業斷除;不造惡業,當然就不墮惡道。除惡業用什麼方法?持戒。持是保持不失,戒是戒律;戒律是善業,是惡業的反面。戒律也歸納為三大類:第一、「律儀」戒:律,有條文規定,像法律一樣,譬如五戒、十戒、菩薩戒、比丘戒,都有條文;儀是講威儀、儀態。戒律裡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之多,威儀就是小節;連小節都不犯,這叫不犯威儀。也就是說,禮節、規律是在生活當中要遵守的。第二、「善法」戒:一切善法,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,可以增長善根的,雖然戒律裡沒有,我們要遵守,也算是持戒。第三、「益眾」戒:對於自己身心沒有好處,可是對於眾生有好處,是利益眾生的,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;這是屬於菩薩戒,菩薩能夠犧牲自己、成就別人。持戒的功德是「清涼」、「解脫」。能持戒的人,心地清涼、煩惱少。解脫是自在,戒律清淨,就得自在。由此可知,戒律不是約束人,而是真正教我們得到自由自在,把我們一切無明、煩惱除掉。

 

「忍辱」:忍辱對治瞋恚。「瞋恚」:在三毒裡面這是非常重的一種煩惱,果報也非常可怕,慳貪是餓鬼道的業因,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。佛法常講「火燒功德林」,這個火就是瞋恚之火,功德指定慧;一發脾氣,定沒有了,慧也沒有了,定慧都燒掉;福德是燒不掉的,功德燒掉了。功德能斷煩惱、能破無明,如果瞋心不斷,我們煩惱、無明一定會增長。為了要拔除這個病根,菩薩修忍辱波羅蜜。六度裡面只講忍,辱是翻譯經典的大德加上去的。中國人很有耐心,能忍;可是有一樁事情不能忍,「辱」不能忍。「士可殺,不可辱」,殺頭可以忍,沒有關係,侮辱不能忍。中國人自古以來把辱看得很重,翻經的祖師大德認為辱都能忍,還有什麼不能忍?忍加上辱,這是專門對中國人說;能忍辱,那就無有一法不能忍。忍要有智慧,而不是強忍。忍辱,不把需要忍受的放在心裡,忍辱波羅蜜就廣大而無有邊際,都把它化成智慧,都把它變成禪定。

 

忍辱,分為三大類:第一、「人害」: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、傷害你,你要能忍,一定要明瞭這裡面的道理。那個人為什麼障礙我、傷害我?他為什麼不障礙別人、傷害別人?佛門常說: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。」他傷害你是果報,果之前一定有因;如果真正覺悟到這樣,我們忍受可以做還債想,這一筆債務還了,再也沒事了。菩薩在世間是個覺悟的人,菩薩會不會受到傷害?會。躲不躲避?不躲避,他知道這個債一定要還,躲不過的。安世高在中國還了兩次命債,《高僧傳》記載得很清楚,他有神通、有他心通,有能力躲過,不跟冤家債主見面就行,害不了他。但是,他還故意到那個地方去被他打死,還了命債。以後再投胎到人間,再去跟他見面,變成好朋友,冤債解除。這不是凡人能做得到的。凡人迷惑顛倒,於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;覺悟的人,樣樣事情都給你了斷,絕對沒有報復的念頭。《金剛經》有一段忍辱仙人的故事,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體,那是一種凌遲處死,拿刀一刀一刀慢慢割,這種刑罰非常殘酷,受刑的人非常痛苦;這是「人害」,這位菩薩能受得了,沒有瞋恨心,所以忍辱波羅蜜圓滿。你們發心修菩薩道,一定有這一天;就好像你讀書,必定要經過考試,考試滿分,忍辱波羅蜜圓滿了。人家無緣無故的對付我們、傷害我們,都沒有瞋恚的心,這是圓滿的忍辱波羅蜜。別人對你一點點傷害,你都受不了,你還學什麼菩薩道?

 

第二、「世苦」: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。飢寒之苦,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,都要能忍受。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,譬如財物缺乏,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,今天得的果報樣樣缺乏,是因果相應,我今天受這個貧窮也是應該的;看到別人富足,前生修財布施,他得財富,他今天享受是應該的。覺悟的人不怨天不尤人,曉得因果相應。如果想改善自己的環境,就修因,不必去羨慕別人。我們要想得財用,多多修財布施,財用決定不缺乏。沒有修布施,這一生許許多多的欠缺一定要能夠忍受。

 

第三、「修法」:佛法的修學要能忍耐。佛法的修學要無量劫的時間才能成就,你要有耐心,沒有耐心就不能成就。忍辱仙人專修忍辱波羅蜜,修五百世;以中國人算法,一世三十年,修五百世,這個時間相當長,才能把忍辱波羅蜜修圓滿。所以我們修學要有耐心、要有恆心,鍥而不捨才能有成就。大多數的人退墮,都是因為沒有耐心。古人親近一個老師,至少都在十年以上。《高僧傳》裡,親近一個善知識二十年、三十年的很多。師友具足,同學互相切磋,老師指路,才能成就。修法要有耐心,無論行門、解門,都要有相當的耐心。像江味農居士、周止菴居士,一生在一部經上用四十年的時間,不簡單,所以人家的成就不是偶然得來的。任何人有這樣的毅力、耐心,都會有成就。古人說得好: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有耐心、有忍辱的心,就會成就。

 

忍辱的功德:第一、「不失」:《金剛經》雖然講六度,特別強調布施、忍辱,布施是能修功德,忍辱是能保持功德,不會讓它失掉。第二、「成就」:保持就能成就,世出世間法都能成就。俗話說: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。」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,要能夠忍耐,無論做什麼事情,不要衝動,要緩慢,循序漸進,才能成就。現代人急躁,什麼事都要快速,弊病很多。忍辱是除「瞋恚」障,能夠做到除障,忍辱波羅蜜就成就。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,修忍辱度,度瞋恚這個障礙。

 

「精進」:精是得其精華、純而不雜;進是進步。天天求進步,儒家講日新又新,佛法講精進,永遠進步。精進也分為三類。第一、「披甲」精進:這是比喻,古代打仗,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,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,也是披甲精進;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,沒有畏懼,向前精進。如果自己肯努力,什麼樣的障礙都障礙不住我們。什麼東西能障礙自己?懈怠懶惰障礙了自己,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,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,就怕自己懈怠放逸,那就沒有法子。第二、「攝善」精進:這是講精進法的內涵。我們的精進,要向一切善法去追求、去努力,千萬不要向惡法精進,那就壞了。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這是佛教導我們的精進法。第三、「利樂」精進:於一切眾生有利益,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,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。諸位要曉得,令一切眾生真正得到福利安樂,就是佛法,這是真實的利益、真實的安樂。我們自己要努力修學,要把佛法發揚光大,介紹給一切眾生,幫助他修學,這是精進波羅蜜。

 

精進的功德是「增善」、「不退」。增長一切善法,使不退轉,這是我們現前得到的利益。能增善、能不退轉,「懈怠」的毛病自然就斷掉。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,可以說是先天的煩惱,不是後天學來的。這個煩惱非常的嚴重,使我們世出世間法的修學都不能成就,都不能夠圓滿,所以這個毛病一定要想方法來對治克服;能克服,一定能成就。但是用什麼方式克服,每一個人並不一定,自己要曉得這個病,要知道選擇某一種方式把這個病克服。我是用上台講經的方法,對治懈怠。因為剛上台講經時,講一個小時,差不多要準備二、三十個小時,沒有那麼多鐘點認真去準備,下不了台;一個星期講一次、兩次,一點都不敢懈怠。所以懈怠是嚴重的障礙,自己一定要想方法對治。

 

「禪定」: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關鍵、樞紐。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禪定做前方便。你放不下,不能得定,你有惡業、不能忍辱、懈怠懶惰,也不能得定,可見得前面所修都是為禪定做預備功夫,禪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。首先要懂得禪與定的定義,「禪」這個字是梵文音譯,「定」是中國字,定的意思與印度禪那的含義很接近,所以古人翻譯就把這兩個字合起來,這種翻譯法稱為梵華合譯。禪的意思是不著相,《金剛經》所講「不取於相」,這是禪;「如如不動」,這是定。禪定並不是天天盤腿面壁打坐,那是坐禪;禪定範圍廣大,這不過是修學禪定的第一種而已。這一種便利於初學,但是初學者心很散亂,叫他坐在那裡身不動,心在動、打妄想,還是不行,那沒有用處。禪定著重心不動,身要動;身是一部機器,機器不動就不能發揮它的功能,所以機器一定要運作,身要動;心不能動,因為心本來不是動的,心是非有非無。佛法常用圓(法輪)來表法。圓周要動,圓周不動的話,圓就不起作用,我們今天一切的文明,可以說都是圓帶動的;但是圓心動不動?心不動。所以禪定著重在心不動,身要動。

 

六祖大師在黃梅八個月,他修的禪定就是這種功夫。黃梅那時住一、兩千人,他每天替常住工作,舂米劈柴,身一天到晚要動,沒有休息,心不動。他在黃梅八個月是真正在那裡修禪定,所以五祖把法傳給他,而不傳給天天在禪堂裡頭面壁,一坐好幾天都不動的、不倒單的。《六祖壇經》實在了不起,這本書是中國人自己說的,不是從印度經典裡面翻譯過來的,它的內容幾乎是包括全部佛教的原理原則,把一部《壇經》念通,所有大小乘法全部都通達,這是非常好的書,是我們中國的國寶。希望諸位認真去學習、體會,知道什麼叫做禪;禪應用在生活上,行住坐臥、穿衣吃飯,沒有一樣不是禪。表現在藝術上,像中國的繪畫、書法、雕刻、美術,都帶有非常濃厚的禪家色彩,這就是禪的藝術化、禪的生活化,使我們整個生命都變成禪定。從禪定裡透出的智慧稱為般若智慧,是真正的智慧,不是從心意識裡,不是從分別執著、思惟想像裡產生的智慧,是從定中自然顯現出來的。

 

禪分三大類。第一、「世間禪定」:指四禪八定。這一種禪定修成之後果報在四禪天、四空天,色界、無色界,三界裡面最為殊勝。第二、「出世間禪定」:佛學名詞稱為九次第定,就是第九定。前面八定是世間的,色界有四種禪定,無色界有四種禪定,一共是八種,禪定功夫有淺深不一樣。定功更深,再往上超越,就是第九定,第九定是屬於出世間的,超越三界六道。第九定指小乘的阿羅漢,阿羅漢與辟支佛所修的是出世間的禪定,乃至於諸菩薩們所修也是出世間的禪定,都超越了世間。第三、「上上禪定」:是諸佛與大菩薩們所修。如果將範圍擴大來說,凡是能見性的禪定都可以稱為上上禪,六祖大師所修所傳的就是上上禪定。唯有上上禪才能明心見性,出世間的禪定雖然能夠超越生死輪迴,不能見性,所以一定要修上上禪。上上禪的原理原則都在《壇經》裡面。

 

禪定的功德是「靜慮」,靜慮是我們現前就能得到的好處,身心清淨;慮,頭腦清楚,不迷惑顛倒。心清淨、頭腦清楚,這是禪定的好處。它能成就一切世出世間法,對你的學業、事業,都有很大的幫助,這就是禪的生活化。更殊勝的功德是「見性」,明心見性。禪定是佛法修學的重心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都是修禪定,不修禪定不能稱為解脫門,不修禪定不能見性。為什麼有這麼多法門?法門是方法、手段;修禪定有無量無邊的方法,並不只有盤腿面壁,盤腿面壁是無量無邊的方法裡的一種。念佛也是禪定,一心不亂就是禪定,事一心不亂就是出世間的禪定,理一心不亂就是上上禪定;用念佛的方法來達到,所以念佛也是坐禪。坐禪,《壇經》說:心不動,名為坐;心不執著,名為禪。除障—「散亂」: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這是障礙。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智慧不能現前,這也是大病,要用禪定的方法來斷除。

 

「般若」:這是佛法修學的目的。禪定是手段,前面四條乃是手段之手段,關鍵的手段是禪定,因定開慧。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,智慧是從定中生的;心要是散亂,決定沒有智慧。般若有三種:「實相」、「觀照」、「方便」。實相是體,是般若智慧的本體。觀照是自受用,是自修自證。方便是教化眾生,善巧方便。

 

般若的功德是「大覺」,大覺就是成佛,圓滿徹底的覺悟。自覺之後一定要「度他」,要幫助別人覺悟。去障—「愚痴」。愚痴就是根本無明,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。成了佛,連等覺菩薩也能度,度生圓滿;九法界有情眾生,他都有能力教化,而沒有障礙。

 

六度,如果不能除障,就不叫做「度」,那是修六種福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統統是福報。如果能除貪慳、惡業、瞋恚、懈怠、散亂、愚痴,這才叫做六度、六波羅蜜。儒家三達德:大智、大仁、大勇,與佛法講的六波羅蜜非常接近。布施、持戒是大仁;布施是能夠推己及人,持戒能夠令一切眾生歡喜,對你不恐怖、不會害怕,因為持戒的人不會傷害任何人。忍辱、精進是大勇,禪定、般若是大智,豈不是智仁勇三達德具足!這是菩薩修學的綱領,可見得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,儒家所修學的接近大乘教義。

 

乙、萬行

 

六度展開就叫萬行。行,是動詞。萬行就是無量無邊的行門,修行的方法。無量無邊的行門,用四弘誓願全部把它歸納。四弘誓願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條,這是真正的大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;度就是幫助、服務,服務社會、服務眾生。這是大乘佛法的本願,我們要利益一切眾生;其餘的三願是為了圓滿第一願。你要度一切眾生,你自己一定要成就德行,一定要斷煩惱;如果你不斷煩惱,你去度眾生,恐怕會被眾生度去。我們為什麼要斷煩惱?是為了要救度一切眾生,才斷煩惱。斷煩惱是修德,是德育;學法門是智育,是求學問。斷煩惱是品德的修養,學法門是智慧、學術的修養。這種努力精進為誰?不是為自己,是為了一切眾生。看到一切苦難的眾生,我們要去幫助他、援助他;自己沒有高尚的品德、深廣的學術,你拿什麼去幫助人?菩薩一切的修學不為自己,而是為一切眾生。你們要問生命的意義與價值,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。唯有菩薩,生命才真正有意義,他為一切苦難的眾生而為,為一切苦難的眾生不休息,絕非自私自利。為一切苦難的眾生,自己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斷煩惱,為一切眾生學無量法門。所以第二條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第三條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都不是為自己。末後一條,那是積極到了盡頭,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為什麼成佛道?因為還要度等覺菩薩,還要幫他的忙,你要是不成無上佛道,等覺菩薩也是眾生,他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這忙幫不上,你度眾生的願就不圓滿。由此可知,四弘誓願實際上是一願,為了完成度眾生的大願,才有後面的三願;先成就自己,再幫助別人。

 

「此名四弘誓願,然能行此四句,萬行可謂盡包,枚舉不勝其煩。」能夠把這四句的意思明瞭,真正努力去做到,菩薩的行願全都包括在其中。所以學佛先要發大願,沒有大願怎麼會有大行?沒有大願怎麼會有真精進?所以大行、大精進,都是以大願為基礎。這是把大乘佛法—「菩薩乘」簡單的介紹出來。

 

第十、十一、十二這三講,是佛法一般的綱領,所謂是通途法門;第十三講表介紹特別的法門。特別法門跟普通法門究竟有哪些不一樣?特別在什麼地方?這是我們要留意的。通途法門,一生要成就確實不容易;但是我們在佛法上要獲得真正的成就,特別法門可以幫得上忙。佛法要專攻,才能成就。